第33章 血手掌(第1/2页)尸容月貌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关悬镜低低吁气,看来薛灿也算听见了自己的话,自己倒是有些多心。

    “薛灿。”戚太保洪亮念出,“你长的一点儿也不像薛家的人。”

    关悬镜虎躯微颤,薛灿身子不动,缓缓抬起黑目,对视着咄咄逼人的戚少銮。戚太保忽然发出和自己身形不衬的大笑,指着薛灿面不改色的脸,“薛少安是个病秧子,老夫回回都怕他死在鹰都,你是他和哪个女人生下的儿子,看你的样貌,倒是跟辛夫人有几分相似…辛夫人巾帼铁腕,薛少安也敢背着她和旁人珠胎暗结?”

    别说是薛灿,关悬镜听着戚太保的口无遮拦也是有些不堪之感。人家一个堂堂小侯,怎么被说的像是孽种一般。

    薛灿宠辱不惊,淡笑道:“不知道戚太保有没有听说过,一家人朝夕相处,会越来越相似,夫妻是这样,养母与儿子也是这样,薛灿和辛夫人,是这样的道理。夫人视我于己出,我自从进府一直跟在她身边,自然,也与夫人生的像些。”

    关悬镜附和道:“我也听说过,所谓夫妻相,也是这个道理。”

    戚太保慢慢收住对薛灿的漠视,眼中溢出一种精光,“老夫再问你,薛家去阳城请鬼手女,又是替谁入殓?薛少安早些年天天在鬼门关打转,阎罗王却是不收他,辛婉命硬,看着也不像短命的人…”

    ——“是我娘亲。”薛灿沉着道,“夫人予我有培育之恩,但生母的恩情,对我来说一样重。夫人治家严明,娘临死前才能进府见我,作为儿子…替娘去请最好的殓师送她一程…”

    “你一定很恨辛婉。”戚太保鬼鬼笑着。

    “夫人无子,将我培育成紫金府的继承人,何来之恨?该是感激不尽。”薛灿扬唇微笑。

    “哈哈哈哈。”戚太保狂笑出声,“天佑薛家,薛少安这副身板居然能生出你这样英武的儿子。赐坐。”

    关悬镜这才算是放下心,能在太保府得张椅子,已经是莫大的恩宠,关悬镜还记得,有年盛夏时分,薛少安在院子里直直站着陪戚太保说了半个时辰,离开太保府时,面色苍白,差点连马车都爬不上去。

    和薛少安相比,年轻的薛灿似乎得了戚太保的好感。莫欺少年狂,看来是这个道理。

    ——“悬镜,你也坐。”

    关悬镜顺从坐下,还对薛灿笑了一笑,眼里蕴着发自肺腑的赞赏。

    戚太保喝了口参茶,眼神掠向端坐的关悬镜,“安乐侯的案子,半月期限已到,你大理寺的同僚,刚刚离开这里时,留下了一样东西。”说着,瞥了眼案桌上一方锦盒,“悬镜,薛灿初入太保府,老夫与他一见如故,你去,把你同僚留下的东西,给薛灿看看。”

    关悬镜暗叫不好,硬着头皮捧起锦盒,指肚碰去,一股血腥气隐隐溢出,关悬镜故意站远了些,缓缓打开锦盒,一只血淋淋的手掌映入眼底,关悬镜认出虎口的茧子,也是替倒霉的同僚觉得可惜。

    “一个废物,没了一只手,也不可惜。”戚太保嘶哑笑着,“安乐侯明日出殡,这只手陪着他一同入土,当做是…大理寺的礼物也好。”

    关悬镜合上锦盒,“安乐侯的案子,我也向孟大人自荐过,大人却不让我多插手。看来,大人果真也是为了我好,不然,这盒子里的手,还指不定是谁的。”

    “孟慈是知道此案必成悬案。”戚太保苍目满是怒意,“现场无一痕迹,如鬼怪作祟一般。换做他孟慈,也是束手无策。老夫也是不甘心什么都没有,这才非要留下一只手,以泄心头之愤。”

    ——“其实…”关悬镜欲言又止,抱歉了看了眼薛灿,“今天是陪小侯爷面见大人,怎么倒说起瘆人的案子了…”

    薛灿也不觉得尴尬,他不紧不慢的端起手边的茶盏,自顾自的品味着,眼里也没有见到血手的紧张,似乎对他们聊的还饶有兴趣。

    “薛灿侯门之后,不是见不得血的人。”戚太保大手挥开,“悬镜,你想说什么,说出来。老夫也知道你在大理寺有些见地,今日无事,要是说错,老夫也不会剁了你的手。”说着,戚太保又狂声笑起。

    关悬镜正襟危坐,略微顿了顿,道:“安乐侯无头案的现场,无人证,无物证,看似毫无头绪,但却并不是。查案的少卿忘了一点,那是,杀人动机到底是什么。”

    “动机?”戚太保疑声,“安乐侯风光半世,是大周功臣,与老夫又有私交,谁敢动老夫的朋友?”

    关悬镜长睫覆目,继续道:“原本,我也没想出杀人动机,但这趟去阳城,倒是悟出些。安乐侯当年杀入姜都,也是他为朝廷立下的最大功勋。他对大周有功,必然和敌国结仇。周国百姓自然是不敢对大人您的朋友不敬,但…敌国人,则会对安乐侯恨之入骨。”

    ——“你的意思是…杀安乐侯的,是姜人?”戚太保低喃。

    薛灿顿住斟茶的动作,面上若有所思。

    “不可能。”戚太保猛拍椅柄,“当年两国交战,姜国成年男子已经几近死绝,杀入姜都,安乐侯又得老夫默许,屠城三日,杀得只剩下老弱妇孺,虽有些被收编进亲贵府上做奴做婢,但这些姜人都是懦弱之辈,杀人?姜狗连大声说话都不敢。天下可以说已无姜人。谁,还有谁敢在安乐侯府上动手?你说是姜人所为?老夫不信。”

    “悬镜还没说完。”关悬镜脸色不见惧色,仍是有些把握的姿态,“安乐侯是被人割去首级,一般杀人,刺死已经达到目的,为什么还要冒险砍去那人的脑袋,还怀揣在身上带出城…”

    ——“说下去…”

    “我翻阅典籍旧书里关于姜人的描述,姜国在北方,是畜牧大国,姜人屠杀猪牛,都会砍下他们的脑袋献给祖宗神灵,这还不止,姜人战场厮杀,也会割下敌人的首级,供奉给战死的勇士。割去安乐侯的首级…又抛在城外的乱坟岗上…匪夷所思之间,又好像是遵循着某种旧俗。”关悬镜低下声音,注意着戚太保的反应。

    “听你这么说,倒是有些道理。”戚太保点头道,“当年与姜国一战,确实有不少军士被砍去头颅…姜人…姜人几近死绝,会是什么人做的…”

    “太保忘了一件事。”关悬镜站起身,“您说,姜国只剩下老弱妇孺,好些年过去,老人也许已经死去,妇孺孱弱,也举不起刀剑…但当年弱幼的孩子,却可以长大成人。成年男子几欲不剩,但孩子,却不会被杀尽,生生不息,是如此。”

    “悬镜说的对。”戚太保怒喝一声,攥住茶盏狠狠甩下,“姜人,为何老夫没有想到会是姜国余孽!一定是他们,是他们杀了安乐侯。”

    薛灿侧目看向关悬镜,恰好关悬镜也转身看他,四目相视,关悬镜温雅一笑,又走近戚太保几步,“我也只是猜测,无凭无据,也不敢把杀人大罪扣在姜人头上。我只是觉得,此案,绝不是无懈可击,只要从动机着手,再环环解扣,总会有破解的时候。小侯爷,你觉得呢?”

    薛灿微微一笑,“我深居湘南,也不大懂朝中的事,不过你说的有理有据,我听着,好像真如你所说的那样,倒是可以顺着查探。”

    “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