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野望之心(第1/2页)三国之寒门天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五十九章  野望之心

    建安十二年chūn,曹cāo亲自率军征伐乌桓!

    四月

    曹cāo抵达无终县,他的行军路线计划本是沿着海岸绕到棉县(辽宁境内)一带后北上柳城,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六七月间大雨磅礴,河流泛滥,海边陆地积水难行,曹cāo的行军路线遭遇了天然阻塞!

    心凉如冰,曹cāo站在高山上俯视海岸边的陆地,泥泞坑洼的路面让他感到彻骨的寒冷与无力。

    天已放晴,但曹cāo仰望天际,似乎想要看破天意。

    为什么?

    为什么偏偏今年会有这一场大雨降下!

    天意难料,曹cāo心灰意冷。

    劳师远征算尽一切,却输给了天。

    不服?

    不服能怎样?!

    夏rì炎炎,曹cāo心寒刺骨,正当他转过身打算下令撤军时,随军出征的程昱满面兴奋地爬上山来。

    “主公!有办法了!”

    程昱大喊着跑到曹cāo面前,山路湿滑,他险些栽倒,幸好曹cāo眼疾手快拉了他一把。

    程昱心有余悸地站稳身子还要行礼答谢,却被曹cāo按住手腕急切地问道:“仲德有何妙策?”

    自嘲一笑,程昱赶紧摆手道:“主公太抬举在下了,这天降大雨阻塞道路,在下也没有妙策可违天意。不过,天无绝人之路,在下四处查访,想要看看能否另辟蹊径直捣柳城,结果天不负人,这本地民户中有一人,姓田名畴,此人闻听我军乃大汉王师前去讨伐乌桓,于是便聚集当地百姓愿做我军向导,据他所言,在蓟县之东,有一条小路名为卢龙道!从此道可穿喜峰口经,直抵柳城之西!”

    曹cāo满面震惊,呆滞片刻之后仰天大笑!

    此时的曹cāo已经是天下畏惧的权臣,位列丞相,但他却丝毫不顾形象地从山上一路奔跑下山,来到军营之前,徐晃上来迎他,曹cāo视而不见,面带喜sè直接冲向那一群百姓衣着的人。

    这一群百姓是因战乱而移居山林之中避祸,恰逢其会在偏远山林之中被曹军碰见。

    曹cāo满面笑容地问那一群老百姓:“敢问哪一位是田畴?”

    一群老百姓见到曹cāo其实心里挺害怕,不过曹cāo面带微笑,丝毫没有盛气凌人,表现得十分和蔼可亲,于是也就消去了不少惧怕心理。

    田畴越众而出,只看外表,泯然众人。

    “草民田畴,见过丞相。”

    田畴不知道该行什么礼,于是跪下磕了个头,其他百姓见状,也都纷纷效仿。

    曹cāo赶紧将他拉起来,朝众人道:“乡亲们都起来吧,是曹某该给你们行礼啊,你们的大恩,曹某会铭记一生。”

    视线一转,曹cāo再次望着田畴,笑问道:“我听人说你们是在山林之中隐居,既然如此,为何要助曹某一臂之力,难道不怕引来杀身之祸?”

    曹cāo要讨伐乌桓,肯定不可能将乌桓人赶尽杀绝,难保不会有人知道今天田畴这些百姓引路的事情,万一乌桓余孽来报复,后果不堪设想。

    田畴一脸郑重,铿锵凛然道:“曹丞相您率大汉王师讨伐乌桓,草民身为汉人,岂能袖手旁观,能为曹丞相出一份力,草民义不容辞。”

    曹cāo几乎热泪盈眶,握住田畴的手,一字一字道:“足下深明大义,cāo无以为报,请受曹某一拜。”

    曹cāo说罢退后一步,躬身一拜,极为郑重,身后徐晃夏侯渊等将领见曹cāo都给拜下了,他们也都赶紧给这群百姓行了拜礼。

    有了田畴一行百姓的带路,曹cāo率军走卢龙道直达柳城西面,全程长达五百多里。

    时至八月,曹cāo在柳城附近白狼山与乌桓交战,大胜,乘胜追击,踏平乌桓王庭!

    蹋顿被斩,乌桓治下投降汉人胡人超过二十万!

    美中不足的是袁熙与袁尚在开战之前便逃去了辽东投奔公孙康。

    讨伐乌桓大获全胜,但曹cāo的本意还没达到,就是彻底斩除袁家余孽!

    柳城

    曹cāo大胜之后,心情格外舒畅,与武将们开宴庆功,烹牛宰羊,塞外什么都缺,就是不缺牛羊。

    篝火之上还在烧烤羊羔,武将们喝着酒开怀大笑。

    徐晃敬了曹cāo一杯酒之后对曹cāo说道:“主公,袁家那两个小子还没死,要不,趁现在大胜之势杀去辽东,好永绝后患。”

    其他武将纷纷赞同,曹cāo却诡异一笑,带着几分醉意斜坐在主位上,目光投向程昱,问道:“仲德,你为何不附和公明的提议?”

    程昱抚须微笑,那笑容与曹cāo不谋而合。

    “主公早已胸有成竹,何必还要问下官呢?”

    哈哈哈哈

    曹cāo满饮而下碗中的酒,大笑不已。

    “听令,三rì后全军开拔,南归。”

    徐晃等将都傻了眼。

    打乌桓,文臣武将都不赞同,曹cāo硬是要打。

    现在打赢了,大家又提议让曹cāo再乘胜追击,可曹cāo却又要撤军。

    撤军?那不就前功尽弃了?

    武将想问题往往直来直去,很少有能看得更远的,若真有,那他就是千古名将,既能杀阵杀敌,又能运筹帷幄。

    三rì后,曹军大胜南归,曹cāo这么做,就是要给公孙康一个明示。

    撤回长城以南,公孙康就不用提心吊胆曹cāo会用讨伐袁熙与袁尚的借口连他一起剿灭。

    如果曹cāo不撤军,可想而知,公孙康有可能会与袁熙袁尚狼狈为jiān。

    但是公孙康不用担心曹cāo之后,就要开始重新审视他在曹cāo和袁家之间作何选择,是为了已经没落不可能东山再起的袁家得罪曹cāo呢?还是礼尚往来与曹cāo打好关系?

    答案是显而易见的,袁熙和袁尚没有政治头脑便投奔了公孙康,公孙康也不见得有多么远大的目光,但眼前的利益而言,显然是不要得罪如rì中天的曹cāo更加有利。

    所以,袁熙和袁尚来拜见公孙康,礼都没行完,就被埋伏在门边的刀斧手砍掉了脑袋,而后公孙康令人快马加鞭将这二人的头颅送去邺城。

    一切看似都在曹cāo掌控之中。

    但是,人算始终不如天算,曹cāo没有想到,他撤军南归的路上,竟然是在鬼门关外转了一圈。

    撤军时是深秋时节,但塞外寒冷,天寒地冻。

    出征是chūn天,部队带的衣服显然不足以御寒。

    曹cāo南归路上,不少将士冻得xìng命垂危,更可怕的是,南归二百里路,一处水源都没有遇到!

    深秋子夜,曹cāo披着大氅站在营外,看着无jīng打采的将士,还有那些渴得嘴唇发白干裂的人,曹cāo痛心疾首。

    程昱走到曹cāo身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