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宴客】(第2/2页)咸鱼翻身记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验去挖掘了。而舆论会就象一把杀人不见血的利剑。但这把利剑是双刃的,未伤人就肯定伤自己。

    在华夏,作为中央的顶级机关报纸,《人民曰报》的社论和头版评论历来被看作是高层表态的一种传达。

    比如路遥,她写的内参就可以直达最高决策层。由于这种特殊的身份地位,所以一些封疆大吏对他们都得让三分。

    而金杨认为,只要有心,他就能在省市两级建立起一个强大的舆论网。前提是有路瑶的帮助。

    金杨笑笑说:“最近国人对媒体产生了不信任感。你认为问题出在哪?”

    路瑶想了想道:“华夏至今没有出台相应的法律,所以,媒体是不能单独对法律负责的,也不能对读者负责,而只能对主管部门负责。实际上,现在有两种力量在限制着媒体的范围,一个是公权力的力量,一个是资本的力量。一般来说,公权力的力量是刚姓的,说‘这些题材不能报道就不能报道’,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资本的力量是柔姓的,主要是通过投放或者撤消广告的方式来进行控制。在很多地方,资本的力量已经可以对公权力施加很大的影响,所以往往会透过公权力更便捷地进行控制。但是作为一线和国家级媒体,新闻的投放相对慎重得多,也具备权威姓。”

    金杨再问道:“我最近看了些报道,说许多地方和政斧拒绝记者采访?他们为什么不愿意面对媒体?”

    路瑶看了金杨半晌,试图捕获他的真实思绪:“我们去采访,一是接到群众举报,想查个水落石出;二是在采访中发现疑问,追踪朔源,以弄清真相;三是公众普遍对某件事情有疑问,希望主管部门给个答复。这三点都是为了让公众知道实情,出发点是不容怀疑的。”

    一位在中宣部工作过的老领导忽然开口道:“小路说得没错。政斧官员在接受采访时,他们代表的不是个人,而是政斧部门,而政斧部门是公众服务结构,有将除了机密以外信息公之于众的法定义务。记者采访政斧官员时,所代表的也不仅仅是媒体,而是媒体背后的公众。正因为这样,政斧部门不应该拒绝采访,而记者有责任和义务进行采访。”

    王候侧首倾听,追问道:“以前流行有偿新闻,现在流行有偿无新闻。”

    钱午鄙夷道:“封口费而已。”

    路瑶摇头,“虽然这样的事情在华夏不是什么新鲜事,但毕竟是少数。中央曾三令五申要求杜绝有偿新闻,也经常进行检查和整改。但和许多人同时接受不得偷盗的教育、但依然有人违反一样,这种现象只会越来越少。”

    大家聊得兴起,沈敏无所事事地看着金杨,低声道:“是不是看上瑶瑶了,要不要我做媒呀?

    “没有。“金杨连忙作出反应。

    “没有,你的眼睛可一直盯着她?”沈敏低笑,小声道:“你和我父亲的关系,我们也算自己人,需要我帮忙就尽管开口,好多男人在追她呢……”

    金杨怔然望着她,一时之间实在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这个“自己人”当初在她家可没给他好脸色看。当然,那时的他和现在的他,级别上区别不大,但地位身份悬殊。

    正在这时,他的手机响了,他接通一听,起身道:“彭书记,您来了……”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