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伐唐(第2/3页)殷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岳州刺史潘叔嗣,向柴荣称臣,柴荣封周行逢武平军节度使。

    柴荣回师之后,唐军立刻北上攻取前先被周军夺去的州县,没多久,舒州、蕲州、和州等地均被唐军收复。周军在上奏柴荣请求撤出扬州,力围攻寿州,得到柴荣同意后,周军撤出扬州,转向寿州。

    寿州的刘仁赡指望唐军会赶来解围,哪知道等到黄花菜都凉了,也没见一个唐军过来。周军见唐军没有乘胜来寿州,毫不客气的加紧了对寿州的围攻。

    跟随柴荣到汴梁的唐国右仆射孙晟却暗中向唐国递送情报,被周朝特工捉个正着,柴荣大怒,便派都承旨曹翰去赐死孙晟。曹翰来到孙晟寓所,先和孙晟喝酒,没喝两杯,曹翰下令,将孙晟一行赐死于东相国寺。

    唐国齐王李景达想立点功劳,会同边镐、许文稹、朱元,从濠州出发,沿淮河西上,来到紫金山下,准备里应外合,击溃李重进部。但李重进哪肯给唐军这个机会,当下就杀了过来,唐军被杀了五千多了,又退了回去。

    周显德四年,柴荣刚在汴梁过完新年,便召集群臣议淮南军情,以开封府尹王朴留守汴梁,即日再度南征。柴荣率禁军来到下蔡,远望寿春,见城上的唐国旗帜高高飘扬,守备严整。柴荣身披重甲,在城下来回巡视。同时命赵匡胤去攻取城外不远的两座唐军大营,唐军听柴荣又来了,都吓跑了,赵匡胤砍了三千多颗人头回营报功。

    但紫金山还盘踞着数万**,柴荣命众将前去剿灭紫金山下的唐军。周军将士用命,闯入唐军中,唐军又多了一万多冤死鬼,边镐、许文稹等人被活捉,李景达等人沿淮河南岸向东撤退,周军紧紧追赶。

    柴荣不甘寂寞,带着几百精锐骑兵在淮河北岸平行追击,并急命河中周军水师速来劫杀唐军。周军水陆诸兵种联合作战,将唐国的残兵败将团团围住大开杀戒。唐军五万人马,伏尸数十里,淮河里飘满了尸体,惨不忍睹。李景达等人勉强保住命,回到金陵去了。

    柴荣回到寿春城下,命人带着亲笔写的信劝刘仁赡速降。刘仁赡这时已经病重卧床不起,但还是不降。监军周廷构、营田副使孙羽等人私下冒名刘仁赡给柴荣写了一封降书。柴荣和他们商定在城下受降,周廷构命人将几度昏厥过去的刘仁赡放在担架上抬到城北。

    柴荣率军入城,在城北见到了这个能让自己如此难堪的刘仁赡,快六十岁的老人,胡须花白,但气质雄毅。柴荣当即拜刘仁赡为天平军节度使,命人速将刘仁赡抬回城中治疗。

    但最后,刘仁赡还是病死于寿州城中,享年五十八岁。柴荣在寿春城中厚葬刘仁赡,追封刘仁赡为彭城郡王。金陵中的李璟得到刘仁赡殉国的消息,捶胸顿足,追封卫王。

    显德四年即公元九五七年十一月,柴荣决定第三次出征淮南,率禁军南下,不日来到濠州城外。柴荣率禁军攻取濠州,镇守濠州的郭廷谓竭力死守,并趁夜率军攻入周军营中,周军一阵大乱,死伤不少。柴荣大忿,穿上甲胄,持剑纵马杀入阵中,和唐军玩命,周军人多,几下就把郭廷谓打回了城。柴荣顺手将濠州旁边的军事据点关城和一个水寨拿了过来,斩首两千多,烧了唐国的战船七十多艘。接着又开始进攻另外一个军事据点羊马城,羊马城对濠州至为重要,被周军攻下后,守城的郭廷谓看到这个样子,知道守肯定守不住了,只好投降。

    柴荣稍做休整,带领水军乘大舰沿淮河西下,赵匡胤带领精锐马步军平行前进。到了涡口,驻守在这里的唐军很讨厌柴荣隔三差五的来淮南找事,想做了柴荣。哪知没做掉柴荣,反被柴荣给做掉了,唐军大败,送给周军五千颗人头,唐军拼命东逃。

    柴荣继续率水军由淮河东下,赵匡胤依然在地上骑马跟着。柴荣一路东来,各地唐军水寨纷纷投降。柴荣一直追到泗州,命赵匡胤率敢死士薄城,赵匡胤身先士卒,周军很快就攻下泗州的附城月城。

    十二月,柴荣率军很快就到了清口,周军大造声势,号鼓暄天,震慑唐军民。在楚州大破唐国水师,唐国的楚州防御使张彦卿固守不出,而唐国保义军军节度使陈承昭带着一些残兵朝东逃窜。柴荣纵马直追,赵匡胤也带着精壮马军跟着柴荣沿岸直追。一直追出了六十里地,活捉了陈承昭。

    收编了濠州的唐军之后,柴荣立刻率军南下天长,刺史易文赟出降。柴荣命铁骑左厢都指挥使武守琦带着骑兵去扬州。

    唐国皇帝李璟对眼前的形势很清楚,淮南已经不属于他了,为了不至惹怒柴荣倾国之兵南下江南,李璟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彻底放弃淮南,把北方防线从淮河撤到长江一线。

    李璟发兵过江来到扬州,将城中百姓尽数用舟载到江南,只留下一座空城。武守琦不战入城,接着又奉柴荣的旨意去收泰州

    转眼就到了显德五年的春天,原属唐国的淮南尽数被周军夺去。柴荣想让周军水师大舰想走水路经淮河到长江上转转,但淮河水道北神堰过于狭窄,大战舰过不去。柴荣发动民夫数万只用了十几天的功夫就疏通了原先较窄的漕渠水道。

    柴荣留在楚州城外准备攻城,先让百艘兽头大舰经漕渠南下,让唐国人看看大周水师的雄姿,在心理上彻底摧毁唐军的反抗。周朝水军一路前行,驶到长江瓜州渡口时,周军战舰组成方阵,在江上来回游弋,周军将士在舰上擂鼓吹角,声震数十里。

    吓唬住了唐国,柴荣开始下令强攻楚州。城中唐军箭如雨下,柴荣不为所动,挥剑指挥,意气如常。赵匡胤奉命攻北城,带着将士架云梯如潮般打城。虽然张彦卿号称唐国良将,为人忠烈可风,但毕竟寡不敌众,被周军一拥而入。张彦卿孤忠可嘉,死守内城,宁死不降,和周军展开了极其惨烈的巷战,血溅如雨,肉飞如雪。唐军都战死,没有一个人投降。只剩下张彦卿一个人在官署中和数百周军死战,张彦卿决心殉国,和周军杀在一处,张彦卿的兵器打烂了,就举起家具抵抗。周军人多势众,几刀下去,张彦卿悲壮战死。

    周军攻下楚州,柴荣即刻起程南下,赶往扬州。因为扬州城被李璟给烧了,而且百姓也被李璟带到了江南,要空城有何用?柴荣先是在扬州老城的东南再建一座新扬州,并将原扬州所属各县的一万多百姓迁到新城。

    当唐国水军退至长江,但毕竟唐国地处江南,水纵横,所以江南水军非常有实力。虽然柴荣基上歼灭了唐国的陆军主力,但唐国水军则没有受到多大损失,而且柴荣早晚要平定江南,现在唐国水军对柴荣来是块抹不去的心病,柴荣必须除掉它。新得军报,唐国水军几百艘大舰准备驶往长江口。

    显德五年即公元九五八年三月,柴荣下令,以殿前都虞候慕容彦钊领马步军走长江北岸,神武统军宋延渥领水师,顺江直下。周朝水师训练有素,装备先进,士气正盛,加上慕容延钊的马步军都是中原壮汉,战斗力没得。几天后,慕容延钊和宋延渥合力,在东布洲大破唐国水军,唐国战舰多被周军击沉,侥幸逃上岸的唐军又被以逸待劳的慕容延钊率军给灭了。

    柴荣在淮南纵横数年,得到淮南十州之地,但还有庐州、舒州、蕲州、黄州还在李璟手中。尤其庐州是江北重镇,战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