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地位非常重要,绝对不能留给李璟。
柴荣调李重进部星夜扑向庐州,拿下庐州,扫定江北,周军势力就可以在东起长江口,西至鄂州的长江北岸建立起一条强大的攻击体系,随时都可以南下。
显德五年三月,唐国皇帝李璟向周朝称臣,自降国格,去掉帝号,改唐交泰元年为周显德五年,并称江南国主,割让庐州、舒州、蕲州、黄州,连同先前周军攻下的十州共十四州,并每年向周朝进贡财帛茶米共百万。约定以长江为界,以北属周,以南属唐。
有了淮南做为粮食和财赋基地,柴荣的家底更足了,柴荣在长江沿岸转了转,于四月间大驾回京。柴荣南征时,北方的契丹不老实,出兵抄掠内地,干了不少坏事。柴荣随即诏命镇宁军节度使张永德去修理契丹人。
过完残年,就是显德六年,柴荣召令精通音律的枢密使王朴修改礼乐。随后,柴荣还嫌水路运输线不太通畅,调动民夫由韩令坤率领,将汴梁城外的汴水开渠引入蔡水。蔡水是连接汴水和颖水的重要水道,打通之后,淮河中下流的运输船队就可以直接溯蔡水北上进入汴梁,使汴梁又多了一条南方进京水道,对汴梁经济的发展大有益处。
正当柴荣雄心勃勃的准备统一天下之时,被柴荣深为倚重的第一重臣王朴突然没有任何先兆的病倒了,仅仅一夜,王朴去世。柴荣闻着噩耗,大惊失色,急急赶到王宅,看到前几天还在一起谈笑风生的王朴此时已经魂归西去。柴荣下诏厚葬王朴,追赠侍中。
王朴死后,柴荣放弃既定战略而北伐契丹,主要目的是夺回幽云十六州,在北方建立完善的山地防御体系,相对汉国,契丹才是周朝最大的威胁。
此时的契丹已经基完成了封建化,是一个强大的封建农奴制军事集团,契丹高居燕云山险之地,俯窥山南千里平原,游骑纵横,让人防不胜防,所以柴荣认定南方不会对自己造成威胁后,北伐也是势在必然。
显德六年三月,柴荣下诏北伐契丹,准备收复被石敬瑭出卖的中原屏障幽云十六州。二十九日,柴荣奖率三军,离开东京,大军行至沧州,用左谏议大夫薛居正为刑部侍郎,安抚沧州百姓。柴荣继续北进至乾宁军,驻守于此的宁州刺史王洪见周军来势汹汹,干脆投降。
柴荣让归德军节度使韩通率马步军沿河北上,自己率周军水师直进。镇守益津关的契丹守将终廷晖主动投降。前面水路狭窄,大舰过不去,柴荣弃舟上马,周军直扑瓦桥关而来,赵匡胤部当前扫路。莫州刺史刘楚信,瀛州刺史高彦晖,皆降。
仅仅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周军以未伤一人、未发一矢的代价,夺回了三州、三关、十七县。柴荣改瓦桥关为雄州,益津关为霸州。不费吹灰之力就拿下了三州,柴荣自然龙心大悦,再起雄心,准备以禁军主力去强攻契丹南线防御重镇幽州,将契丹人赶回大漠去。
柴荣传令三军,做好战斗准备,明日一早起兵,北上幽燕。可就在这天晚上,柴荣突然染疾。到了天明,众人知道后都来请安,柴荣勉强卧在榻上,下令撤军。
五月三十日,大军回到汴梁。柴荣以七岁的长子柴宗训为梁王,同时任命范质、魏仁浦、王溥为相,总理朝政,任赵匡胤做殿前都点检。周显德六年即公元九五九年六月十九日夜,柴荣病死滋德殿,侍从众人放声痛哭,一代圣主柴荣魂归空灵,从此不再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