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三年,八月五rì。
高畅在乐寿登坛称王,立国为夏,时逢天现异像,天下震动。
一个国家的建立,并非简单的祭告了苍天就万事大吉的,它不是小孩子过家家,随随便便就能成功。
建立一个国家,需要政体,制度,典章,礼乐,法律,以及各种各样琐碎的事情,整整一个八月,高畅都在忙这些事情,解决内部问题,没有余力大肆向外扩展。
首先,当然是大封百官,让那些跟随他一起的人分享胜利果实,让他们对自己的未来更具信心,更加坚定地跟随高畅走下去,要不鱼跃成龙,要不就粉身碎骨。
大业十三年,天下具有高畅一般势力的各路豪强还有不少,这些势力集团,基本上都沿用了隋王朝的法律和制度,自称大将军的李渊集团也是如此,还有瓦刚的翟让和李密集团,至于像魏刀儿,朱粲这样的流民集团,却是连基本的政治制度都没有。
和所有的这些豪强不同的是,高畅的夏国所建立的官制沿袭了大隋的一部分官制,却也和大隋有着许多不同。
杨坚窃取北周的政权建立大隋之后,立即采纳了大臣崔仲方的建议,废除北周模仿《周礼》在zhōng yāng设立的“六官”制度,“依汉魏之旧”建立zhōng yāng机构。
皇帝是最高的主宰。握有军政地绝对大权。辅佐皇帝处理全**政机要的主要有三省,即尚书省、内史省、门下省。三省长官都是宰相。
隋代的尚书省地位很高,管理全国政务。尚书省的总官署名叫尚书都省,置尚书令、左右仆shè各一人,总领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开皇三年改刑部)、度支(开皇三年改民部)、工部等六部。六部长官是尚书,与尚书令、左右仆shè合称“八座”。
门下省在隋初是侍奉谏议机关,掌审查政令及封驳诸事。其长官有纳言二人(正三品),它本是侍奉内廷。以备皇帝之顾问。
隋初,门下省还掌皇帝衣食供奉等rì常生活事务,统城门、尚食、尚药、符玺、御府、殿内等六局,并且,有谏官数名,只因杨广不喜欢纳谏。故而将谏官一职废除。
与尚书省、门下省鼎足而立的是内史省。内史省后来改为内书省,为中枢的制令机关,专司起草皇帝诏令。
内书令,本称中书令,在汉代本是掌禁中书记的,所以称“中书”,杨广继位之后,内书令已不常置,往往以其次官内书侍郎行其职。
高畅的夏国将尚书省改为政事堂,在政事堂之下。再分吏,礼。兵,工。刑,民六部,宋正本,崔无伤,秋长天,顾旦,管平,还有慕名前来投靠高畅地会籍人孔德绍等人皆是政事堂学士。孔德绍为孔子三十四代孙,在没有多少士子投奔的高畅部。一来就登上了高位。
这六人辅佐高畅掌管夏国政事,不仅如此,他们还兼管六部,其中,孔德绍为礼部尚书,顾旦为刑部尚书,崔无伤为吏部尚书,管平为民部尚书,宋正本为工部尚书,秋长天为兵部尚书。
除了政事堂,高畅又设立了军机处,军机处执掌军事,与执掌政事的政事堂出于同一位置,徐胜治,凌敬这两人为军机处大臣,与宋正本等人同为学士,地位相当。
高畅废弃了门下省和内史省,而以内务部将其功能所代替。
至于向君王进谏的机关,高畅则设立了专门的御史台,他们专门向君王进谏,以及监督百官,不过,现在的御史台并没有合适地人选主持,还是虚位以待贤才。
这只是明面上的监督机关而已,高畅真正用来监督百官和那些武将的乃是他设立的秘密机构监察司,监察司的头目乃是白斯文,他只向高畅一个人负责,直接向高畅汇报百官的情况,无论是文臣还是武将,都在监察司探子的监视之中。
不过,监察司并没有随便逮捕官员的权力,他们查明了官员的罪责之后,形成文书交给高畅,再有专门的执行机构去执行逮捕任务,对武将执行逮捕命令地是军法司的人,对文官执行逮捕任务地则是大理寺的人,大理寺是专门审查官员地渎职和犯罪的机构,在这个时代,也只有高畅的集团才有这个机构。
除了百官谈虎sè变的监察司之外,高畅还有另外的秘密机关,那就是专门针对敌对势力的敌情司,其负责人是崔安澜,敌情司不仅要向高畅负责,他们探取的情报还必须分一份交给徐胜治主持的军机处。
高畅每天都要和政事堂地几位学士开会,决定平原,河间,清河,信都四郡之地的民生经济,以及制定法令,发布诏书。
其中,有影响力地诏书有那么几道。
首先,是法令的施行,高畅沿袭了杨广制订的一些大隋律,毕竟,杨广制订的法令比起他的父亲文帝杨坚来要宽仁了许多,隋王朝之所以变成如今这个残破的局面,和大隋律的关系不大。
比如说连坐的法令,杨广断然废除了谋反就要诛其九族的连坐法令,并且,将其父杨坚晚年制订的一些酷刑也废除了,高畅在这个基础上只是略微做了一些改变,就将杨广制订的大隋律沿袭了下来。
他之所以没有制订新的法令,比如,照抄像他在后世的人生经历中见识过的那些法令,推行mín zhǔ,zì yóu什么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不是一个蠢蛋。
在什么土壤上,就该种适合该土壤特xìng的庄稼,就算是将别的土壤上亩产万斤的粮食移植到这块土地上来,也不见得能够丰收,这和江南的桔子移植到江北来种植是一个道理。
后世的那些法令只适合于后世,是由其经济,政治,科技,民生,环境所决定的,将其照搬来这个时空,只能得不偿失。
最好的东西不见得就是最适合的,这其实是一个简单的道理。
就像杨广一样,当初他还不是胸有壮志,想打造一个大大的帝国来,继位之后,修订法令,建立学校,进行科举,打压门阀世家的势力,开凿大运河,修建东都,建造巨船,巡视四方,然后,就是出边塞,征高丽,一系列的大事在大隋帝国的史书上轰轰烈烈地上演。而,这些本着良好愿望去做的事情最终却造成了坏的后
雄主变成了一个颓废的男人,终rì在醇酒和美人中麻以求忘掉自己的失败,成为了那些别有居心的人嘴里的无道昏君,天下大乱的发起人。
所以,有好心思却不见得能做成好事情,有好法令却不见得能够合适的施行。
高畅所要做的就是掌握好自己脚下这艘名为夏国的大船的航行速度和方向,在某些时候,需要扯起风帆,迎风破浪,快速前行,在某些时候,却需要谨小慎微,如履薄冰,慢慢行驶,希望能安全地将这艘大船驶向自己心目中的那片港湾。
除了施行法令之外,高畅还在治下的郡县内兴办学校,重新恢复科举,虽然,现在的科举有点名存实亡,但是,调子还是要高唱的,这是吸引那些寒门士子加入到自己集团的好办法,或许,还能吸引某些关东门阀的子弟加入也说不一定。
在整个大业十三年八月,在高畅的夏国里,最重要,影响最深远,引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