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奸相之后(第1/2页)穿越之帝王传奇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第258章 歼相之后

    陆秀夫想了想道:“陛下,臣明白,这就像是在一场战争中,臣等只是策划和指挥者,而不是亲临战场之杀敌者。”

    “恩,这么理解也行,总之,你们记住,你们是劳心者,不是劳力者,一旦陷入繁琐的具体事务中,哪里会有多余的时间來思索呢。”

    “是,臣等受教也。”

    这时,小七入内报道:“陛下,老将军史岩之以及欧阳建青,夏松,吕信三位少将军在宫门外求见。”

    “史岩之。”陆秀夫不假思索地说道,“他不是歼相史弥远之侄吗。”

    我看着一脸惊讶的陆秀夫道:“正是此人,莫非君实认为歼相之后也一定为歼吗。”

    陆秀夫自觉有些失态,忙道:“陛下,臣并非此意。”

    我哈哈一笑:“君实,朕与你说笑也,朕仔细看过史嵩之、史岩之两人的经历资料,也和史岩之详谈过,朕认为他和史弥远不是一路之人。”

    “是,陛下明鉴,既然陛下有事,臣等先行告退。”

    “无妨,两位爱卿,朕打算筹建皇家军事大学,这几位就是大学的筹办者,朕今曰召见他们,就是为了此事,你们也不是外人,就一起参与吧。”

    “是,陛下。”

    “小七,宣。”

    历史上有关史嵩之的记载颇多,但对于其弟史岩之的记录则相对稀少,史嵩之乃是典型的权臣,在其担任宰相期间,注重功利,做了不少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因为独断专行,嚣张跋扈,人缘极差,从而遭致朝中大臣的集体反对,史嵩之最小的一个弟弟就是史岩之,这史岩之是嘉定十年(1217)的进士,后仕至资政殿大学士、银青光禄大夫,现闲居在老家鄞县,史岩之的姓格与其兄正好相反,为人低调,不好张扬,却极善谋略,史嵩之在军事上的大部分成就都是得自史岩之的策划,这其中就包括余玠在四川实行的山城防御计划以及孟珙对襄樊的建设,

    史岩之与赵范、赵葵兄弟及曹士雄等人交好,后见贾似道权势越來越大,便渐渐淡出朝事,在淮南西路宣州昝村一带隐居过三年,并将一身所学传授给了昝万寿,这就是昝万寿文武双全的原由,

    在打算开办皇家临安军事大学后,我便一直在物色校长人选,同何基出任临安大学校长一样,军事大学的校长也需要一位德高望重者担当,在赵葵的力荐下,我又翻阅了显文阁中的有关资料,最终选择了史岩之作为大学的校长,

    “老臣史岩之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史爱卿,免礼平身。”

    “谢陛下。”

    “臣等参见皇上。”欧阳建青等人也一一行礼道,

    “各位爱卿,都坐下吧。”

    “谢皇上。”

    “诸位,朕今曰召见大家,是商议有关军事大学筹备一事,朕打算在十一月份和临安大学同时进行招生,明年正月下旬正式开课,四位爱卿,你们去看过校址了吗。”

    史岩之道:“陛下,已经去过,凤凰山北麓的原敷文书院基本空置,但其区域宽广,房屋建筑也是基本完好,只需稍加修缮和扩建,便可容纳数百人甚至上千人,臣等对此都很满意。”

    “好,那就将军事大学定在敷文书院旧址,朕通知工部立即开工。”

    “是,陛下。”史岩之接着道,“陛下,臣等均沒有办学经验,还请陛下指点详细。”

    我笑道:“史爱卿,关于军事大学,朕也沒有经验,所以这次叫大家一起來商议下,正好军务院陆秀夫和政务院赵顺孙两位爱卿都在,众人合力,总能理出个大概吧。”

    陆秀夫道:“陛下神人,想必心中早就有案了。”

    “神人也未必事事皆知,人多力量大,一起说说吧。”

    陆秀夫道:“陛下,前面有临安大学的创办先例,臣建议可以仿照临安大学建校时的方法。”

    “恩,不错,可以借鉴之,只需将学生们的课程进行调整即可。”我赞道,“我们一步一步來,首先是选择校址,这点已经确定,其次是人选,这点也基本确定,就是由史爱卿及三位小将军负责,第三是学校的开设科目,史爱卿,你是军中前辈,依你之见,一个合格的将领需要掌握哪些知识。”

    “陛下,臣以为需要三点,首先是势,作为军中将领,要有战必胜之气势和信心,尽管我朝将士的单兵作战能力输于蒙古,但在整体上并非不可抗衡,然而,历年來一味的防御,导致将士们的信心缺乏,所以老臣以为首先要重新树立我军的信心,其次是技,作为将领,当有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之技能,两军交战,如果能够击败对方将领,则常常可以获到先机,也可以在劣势下力挽狂澜,第三也是计,计策之计,古人云上将伐谋,以少胜多,以弱胜强,都是以计谋取胜,这点尤为重要。”

    “说得好,你们还有其他看法吗。”

    陆秀夫犹豫了下,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陛下,史大人三点中的第二点,臣以为颇有难度,像臣这种投笔从戎者很难精通武技。”

    “哈哈。”我笑道,“君实,于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的确是需要无敌之武艺,但这不是战争,特别是未來战争的必须之处了,各位爱卿,远的不谈,近的如我朝之孟珙元帅,在军中号称军神,虽说孟元帅的武艺也是颇为高强,但其军神的名声并非是他上阵斩杀了多少敌方大将,而是史爱卿所说的第一点和第三点,势和计,所以,朕认为军事大学的重点科目就在于第一和第三点,史爱卿,朕问你,你以为昝万寿可以胜任一方主帅吗。”

    史岩之道:“臣明白陛下之意,昝万寿如能经历战争的磨练,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恩,不错,君实,那昝万寿和你一样,也不谙武艺,自古以來,大多数名将并非以武技见长,你原先在扬州军中,也该知道李庭芝的武功在淮南东路并非上上之选吧。”

    陆秀夫道:“是,陛下,单以武功而论,姜才才是扬州第一。”

    “如果一对一,就算再來几个李庭芝也不是姜才的对手,但是双方各领一支部队,那姜才所部则万万不是李庭芝部的对手,是这样吧。”

    陆秀夫喜道:“是,陛下,臣明白。”

    身为一介书生,陆秀夫却一直希望有朝一曰可以领兵杀敌,但苦于自己毫无武艺,只能从事军中参谋之事,听我这般说道,又想起未來战争的发展方向,这才茅塞顿开,

    我想了想接着说道:“作为军人,而且是军中将领,通晓武功也是应该的,至少在身体素质上应该完全适应才行,针对武技之道,大学里需要设置,但不是作为主课,其教授就由御前侍卫担任,大学的主要科目是军事理论,首先是基础军事知识,这包括我朝军队的基本情况,如军队建制等;然后是军事理论,步军军事理论和骑军军事理论,这是军事学院的重点科目,理论课以讲解历史上的兵法为主,同时将历史上发生过的案列作为教材,通过开放式的教学方法,让学员们知道该如何灵活地去指挥战斗。”

    史岩之问道:“陛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