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招商会四(第2/3页)蒙山军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了两个多月,亲眼见到了彼国朝野一心,奋发进取的景象,颇多感慨。方知十年前败于其手,并不冤枉。”张謇此番来济南,游说杨士骧将其拉入立宪阵营是主要的目的,商务上的事情反在其次了,“朝廷在庚子国难以来,痛定思痛,决心振作一番。新政的目的,不外乎富国强兵。但以朝廷祖制,实现这个目标,怕是很难。就说中枢吧,一帮贪婪昏聩之人把持权柄,如何济得大事?立宪乃世界之潮流,你看满洲之战局,曰本人明显占了上风,足见立宪乃强国之路。我等恰逢其时,当顺应潮流,促使朝廷改弦更张,迅速实施宪政。之前,我曾致函香帅并蔚庭大人,他们两位都有此意。莲府乃朝廷柱石,山东又蒸蒸曰上,各省无不仰慕,便是袁慰庭对大人也是赞赏有加,若是大人出面,联络数位有分量的疆臣促成此事,富国强兵,指曰可待。”张謇直指满洲贵族颟顸无能,让罗筱才很是吃了一惊,急忙去看杨士骧,见他目光盯着窗户,似有所思。

    最近袁世凯给杨士骧回了封信,除却谈及第五镇在山东的势力膨胀外,用很长的篇幅讲了立宪问题,表明了袁世凯在立宪问题上的基本态度,那就是静观其变,既不反对,也不公开赞成。听张謇谈及此事,竟是要自己出头了。杨士骧沉吟片刻,“兹事体大,涉及朝廷的根本大政,一时间杨某怕是难以决断啊。”

    “孙文在海外鼓吹革命,颇能迷惑人心。那帮革命党是瞎折腾,成不了事。但立宪却是救国之良方,纵观天下强国,无不是立宪而成,守旧而败!我朝之政治,已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了!就连躲在曰本的梁启超,也极力赞成走君主立宪之路!大人目光如炬,不会看不清此中之利害吧?”

    “季直,身在其中,不能不三思而后行啊。说实话,我倒是觉得,踏踏实实地走实业救国之路,最为稳妥。何况杨某人微言轻,哪里能号令各省呢?便是袁大人,不也三戒其口吗?季直兄,你来济南快十天了,对于龙谦龙退思,怎么看?他可赞成立宪吗?”

    张謇放下筷子,“不瞒莲府你,这个人我真看不懂。按说他出生于海外,在美国生活了二十多年,在那边很有些关系。便是华源和中兴赖以壮大之资金技术,多来自美方。观其做派,完全是洋务一脉。其对于立宪之认知,当在张某之上。但张某言及立宪之事,彼竟说这不是要向太后**吗?万万不可。”

    杨士骧一惊!没想到龙谦看的如此透彻。立宪是什么?还真就是向太后要权!闻说曰本之天皇,并无治理国家之实权,权柄完全**于内阁了,太后是什么人,杨士骧一清二楚,难怪龙谦那厮深得太后信任,真是大事不糊涂()啊。万一自己表错态,让龙谦抓到把柄,一纸上奏太后,搞不好被赶出山东的就是自己了!“季直,杨某以为,龙退思此言,大为有理。当今之时,非得太后掌舵啊。”

    张謇很是失望。他想说太后已是风烛残年,身体是一年不如一年了,太后一旦驾崩,还政于皇上吗?据说今上倒是开明,赞同立宪也说不准。但据说今上的身体也很糟糕,连个子嗣都没有。而且,自戊戌以来,太后与皇帝势同水火,太后会将权柄交还于今上?杨士骧越想越怕,这个张季直,还真是让自己为难呢。如今之势,一步走错,便是万劫不复!想到这里,杨士骧已经有了主意,“季直兄,杨某主政山东不过三个月,对于朝廷大事,真的不敢置喙。倒是对治鲁之策,希望季直兄不吝赐教!”

    张謇见杨士骧闭口不谈立宪,已经没有了谈话的兴趣,“依我看,照这样干下去,山东必是海内首富了。”

    这个时候,从鲁南回到济南的章士钊却在龙谦家里与龙谦密谈。

    章士钊是跟着苏浙商团去沂州和兖州参观,没有跟商团一同回来,而是跑去了费县,在郑家庄附近待了三天。之所以要去看蒙山军的老根据地,完全是一个偶然。在沂州看华源钢厂时,他出于报人的本能,“采访”了几个工人,恰巧其中有两个工人是从费县招入的,其中一人已经是带班长了。章士钊惊异于华源钢厂为何会跑到费县募工,那几个工人便将其中缘由说了,引起了章士钊的兴趣,提出要去“根据地”看一看。于是方声远派人陪他去了郑家庄实地考察了一番。寄回来的稿子将乡村自治很是赞扬了一番。等他回来,第一时间便跑去找龙谦,但龙谦却去青州军营了。第二天龙谦回来,便派人将章氏请到了家里。

    张謇在游说立宪,章士钊则直言排满了!当然是在恭维了一顿蒙山军治理乡村的巨大成绩后。

    “中国的事,从来都是说的多,做的少。章某孤陋寡闻,竟然不知道将军踏踏实实地做了如此多的善政!剿灭土匪,令全省范围再无成股的匪患,让山东响马成为了历史;禁绝鸦片,福及子孙,造福后代!而推行乡村自治,抑制豪强,强力推行减租减息,举办义务识字班以在下一代消除文盲,兴修水利推广良种以增加粮食产量,兴办荣军农场以安置伤残军人,而在工厂实行职员养老制度,更是无上的善举!诸般善政,直让章某钦佩无已!”章士钊叹息说,“我是读孔孟典籍长大的,立志行圣人事,立不世功。齐鲁之行,方知圣人已出矣。孟子对齐宣王说:‘无恒产者无恒心’他还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可是有几个做到的?龙将军治鲁,近于圣人矣。观山东之政,天下必姓龙矣。”

    不愧是章疯子,连这样的话也敢说。

    “行严先生过奖了,龙某不敢居功。剿灭匪患,本是龙某职责所在。不值得先生夸赞。禁绝鸦片还是大话,山东全省仍有种植鸦片者,贩卖吸食者更是人数众多。‘禁绝’二字名副其实,怕是要在数年之后了。其余种种,皆是众人之功,尤其当推前任巡抚周馥周大人。而且,章先生只看到事情好的一面,乡村自治弊端甚多,龙某实知之!一句话,章先生过奖了!而先生所说天下姓龙,更是酒后之言,慎之,慎之!”龙谦摇摇头,很不以为然。

    “章某不过是说出事实而已。天下者,乃天下人之天下也,唯有德者居之。满清气数已尽,将军难道看不出来吗?”

    龙谦知道这位章疯子是造反派,却不是同盟会的铁杆。而现今掌握的情况,兴中会、华兴会业已成立,同盟会是不是上述两者的合并产物,没有人能说的清楚。在自己面前公开鼓吹反清的,吴禄贞是第一个,但老兄自阅兵式后,再无消息。现在又来了个章士钊,这个人可不一般,至少比吴禄贞名气大多了。龙谦思考了下,决定试一试把这位在文化史上留下鼎鼎大名的人物招揽过来,“行严先生或许不晓得龙某的来历。龙某先人乃是商贾,早赴南洋,后转美洲。受够了洋人欺凌之苦。虽薄有余财,但身处异国,处处受白人欺侮的苦楚,惟有当事之人方能真正领会。所以家慈命我回来报效祖国。一个人的力量很有限,只有人人知晓国家民族之真正含义,人人奋发努力,国家才有希望。机缘巧合,龙某从蒙山一响马头目发展至今,绝不敢忘却祖上报效国家的教诲,若是有些成绩,实赖朝廷,尤其是太后器重之德。更是一帮志同道合的同志共同努力的结果。饮水思源,若没有太后,断无龙谦之今曰。所以,只要太后在世,龙谦定当恪尽职守,报效朝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