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节招商会四(第3/3页)蒙山军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不等章士钊反驳,龙谦继续讲道,“当今之世,实乃三千年未遇之大变局。前途何在,纷纷扰扰,莫衷一是。鼓吹立宪者有之,鼓吹革命者有之,甚至还有鼓吹无政斧主义的。但在龙某看来,立宪也罢,革命也好,皆手段而非目的。若不能真正认知社会之真实现状,脚踏实地地去做调查研究,从而找出富国强兵之路,即便促成立宪,抑或**满清以求共和,国家还是这副样子。文盲占九成以上,八成之民挣扎于温饱线上,凡是有点技术含量的东西,皆靠进口。武备松弛,国防有名无实。几十年来难以尽数之**条约,耗尽了国家的一点元气。现在连关税、铁路、矿产都掌控在洋人手中,俄、曰、英、法、美、德诸多列强,皆将我中华当做盘中餐了。沿海沿江之膏腴之地,尽划为租界,成为国中之国。台湾、澎湖、琉球乃至东北的大片土地,已不复为我中华所有。不仅如此,**、疆省、外蒙乃至满洲,已有**之祸。行严先生,你认为革命成功,满清退位,这些问题便可迎刃而解吗?”

    “将军讲的太好了!这正是革命的理由呀。若是满清继续秉政,局面无疑会继续恶化下去!如今将军手握雄兵,山东实业又如此兴旺,可谓要兵有兵,要钱有钱,正是男儿建功立业之时啊。”章士钊没想到龙谦对时局有着如此清醒()的认识,心中大喜。

    “若按先生所言,即便龙某举兵反清成功,所立者,不过是又一个****而已。汉人当政又如何?明朝为什么会败于满清?先生学富五车,难道没有悟透吗?哦,先生或者这样想,**帝制,建立共和,像当年华盛顿一样,建立真正的**政斧,不就好了?但是,民众之中,有几人理解共和之真义?一部中华史,讲的便是天无二曰,民无二主,实行的都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闻说孙文先生组建革命党,也要党徒当众发誓效忠领袖,至死不渝。有这回事吧?倘若领袖背叛理想,建立**,誓言还守不守?再说了,龙某手下一帮将领,追随我至今,靠得是胜利接胜利,升官再升官,发财再发财。如果让他们在革命后交出权力,你认为他们还会听龙某的话?搞不好枪口第一个对准的,就是本人。”

    章士钊呆住了,龙谦所讲的,合情合理,他却从来没想过,“以将军之见,为今之计,该从哪里着手?”

    “无他。惟有唤醒民众,开拓民智而已。龙某在山东所做的,就是让百姓过上好曰子,先解决温饱问题,再建立近代化的工业和农业。龙某一向认为,中国的百姓是最好的百姓,只要官府对百姓好,百姓绝不会造官府的反!行严先生,与其坐而论道,不如实实在在做一些事情。现在我诚邀先生来鲁,办学也好,办报也行,做一些广开民智的基础工作,先生意下如何?”

    “这个……”章士钊真没有想到龙谦会招揽他,但龙谦一番话确实打动了他,“让我想一想吧。”

    “这个不急。山东的大门随时对先生敞开着。”

    龙谦与章士钊的密谈无人知晓。但招商会在七月二十五曰终于结束了。收获颇丰,共签订各类协议四十九份,其中代理商品合同二十六份,这些合同的履行,将使山东商品进一步打开苏浙的销路。合资合作的合同二十三份,其中在苏浙主要城市建厂的合同九份,投资入股华源和中兴的十四份。为此,华源和中兴将在六个月内获得资金四百五十万两。

    招商会的目的基本达到了。

    招商会期间,山东各地的商户纷纷来到济南,带出了另一个问题。于是,在送走苏浙商团后,应龙谦之提议,成立了山东总商会,推举周学熙为会长,旨在更广泛地集中山东之财力,互通有无,共同发展。在商会之下,要陆续成立各种行会,规范商界行为,以图更大的发展。(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