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顿悟(求收藏)(第1/2页)灵光记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耿阳爬上了一些,一只手抓住青藤,另一只手伸进洞口,绕着洞里面了一圈,他到青藤的根须在洞内,感觉洞内更大一些。

    于是耿阳仔细观察洞口,终于发现青藤下面有一块石头,挡住了大半个洞口!

    耿阳惊喜不已,只要把洞口下边的石头搬掉,也许就能从这个洞爬出去!

    经过仔细观察,耿阳判断石头左右两边可能有裂,因为青藤的根须扎入了岩石里。于是耿阳刮掉洞口下边的青苔,只见两条裂显露出来,他无比兴奋,这果然是一块能搬动的石头!

    耿阳摇了摇石头,发现石头还有一些松动,于是使劲往外面扳,却扳不动,试了几次都枉然,原来石头被卡住了。

    怎么办?耿阳稍一沉思,想出了好办法:把石头先往里面推,使卡住的地松动,也许就有机会。

    耿阳于是故技重施,把身上的力量挪移灌注到左手中,对准石头一推。

    “嘭!”

    “呼——”

    石头倒下了,而耿阳抓住的那根青藤却被拔了出来,他的身体直往下坠!

    耿阳手疾眼快,伸手往旁边一抓,立即逮住了另一根青藤,一颗心几乎跳了出来。

    耿阳沿着另一根青藤爬上来,发现洞口离身体右侧还有近两米远,即使伸出右手,也还有半米多的距离。他苦笑着,还能想出什么办法?耿阳寻思道。

    一阵风在洞内旋动,耿阳的身子晃了晃,耿阳机灵一动,也许可以像荡秋千一样荡过去……

    耿阳终于爬进了石洞,洞内上下也就三十厘米的宽度,但这对他来已经足够了,虽然他已经十二岁多,但身子骨还跟八岁的孩童差不多,耿阳不禁庆幸自己长得瘦。

    虽然洞内非常黑暗,但是耿阳的眼力无比犀利,能将里面的情形看得清清楚楚:横洞的洞壁很光滑,还有一些向下面倾斜。

    耿阳爬过十几米的距离,就见横洞变得来大,他向前再爬了七八米,耿阳就可以直起身体行走了,他仅走了一百多米,山洞却突然拐了弯,竟然垂直向下。

    耿阳趴在上面的洞口边往下一看,竖洞下面有一块平地,可能是一个大洞穴,它距离山洞拐弯处有十六七米高。如此的高度,下面又没有厚厚的松针叶,如果随便跳下去,非死即残!耿阳思忖道。

    耿阳先前曾跳跃了二十米高,那是他将身的力量灌注到了双腿中,并且下面还有厚厚的松针,可以起到缓冲保护作用。而往下跳应该是减缓向下冲撞的力量,其动作跟跳跃完相反。

    怎么往下跳才不致于摔伤呢?耿阳冥思苦想,有没有一种力量,在人体下落的过程中把身体托起来?身体在空中又如何找到着力点?

    耿阳记得,有一回他在雨中打着一把弯钩布伞行走,突然一阵疾风刮来,他竟被布伞带到了空中,飄行了几米之后,才缓慢飘落下来。

    那是一种什么样的力量,能让自己缓慢飘落下来?很显然,肯定有一种力量在下面托着布伞,这应该是一种看不见的“气势”,耿阳寻思道。

    能不能让身体产生一种气势?在身体即将坠地之际,让气势把身体的重力卸散掉?

    气势从哪里产生出来?从口里?肯定不行!从双腿?好像还不够;从手掌?应该需要手掌。有了上一次的经验,耿阳决定大胆尝试,大不了失败之后,他直接跳下去,也许侥幸摔不死。

    怎么才能让双和双掌产生气势?耿阳反复思索,口中呼出一口气,需要力气,而产生强大的气势,就需要强大的力量。只要将力量转变为气势就可以了!那么如何才能将力量转变为气势呢?

    能不能挪移身的力量到四肢中,然后瞬息间爆发倾泻出去,从而形成一种气势?

    其关键就是怎样将力量爆发倾泻出去!耿阳苦苦思索。

    对于第一步来,可以借鉴挪移体内力量的法,耿阳轻而易举就能做到;关键是第二步,把力量凝聚到四肢后,怎样才能突然释放而形成一种气势。

    于是耿阳把力量逼到了手掌,反复尝试了几百次释放的法,三个多时过去了,毫无半点进展,他懊恼地一掌拍在石壁上。

    “嘭!”

    坚的石壁竟被拍得石粉飞扬,石粉消散之后,石壁上赫然出现一个的掌印,它的深度竟然有两毫米!耿阳的手掌虽然有些发麻,却毫发无损!他惊得目瞪口呆。

    感觉手掌是在接触到石壁之后,突然激发出手掌中的力量,一股强大的气势奔涌而出!原来手掌突然被外力挤,产生了一种反作用力,从而将力量转化为气势!

    “好法!”耿阳大叫,虽然没有声音,但他还是无比兴奋。

    把身的力量灌注到四肢中,只要手掌或掌一接触到地面,受到外力的挤,蕴藏在四肢中的力量,顷刻间就会转变为强大的气势,从而将身体的下坠之力卸散掉!耿阳终于找到了摔不死的法。

    有些在深山老林修炼几十年的修士,对照着绞尽脑汁得来的功法秘籍、神功心法,他们只知道按部就班地修炼,却不敢池半步,他们如果知道耿阳的做法,不气得走火入魔才怪!

    武修世界,如果只知一味地墨守前人的成果,修炼就不会进步!

    修士世界中需要耿阳这样的人,但耿阳又怎么知道这些呢?他只是为了活命而努力领悟,不是为了打败别人,更不是为了称王称霸,也许,只有像耿阳心灵这样纯洁的孩子,才会有这样的契机!

    据,大千世界中的佛祖慧能因为领悟了《金刚经》中的某句话,就开始顿悟了,之后像释迦牟尼那样立地成佛。佛教中有“顿悟成佛”,难道武修中也有“顿悟成仙”?

    耿阳一跃而下,就像一片树叶离开枝头,飘飘拂拂地去大地。

    目光扫视,耿阳发现下面的石洞有近四十平米,倒像一间圆形的石屋,洞底很平坦,也很整洁,显然有人整理过,难道有人住在这里?

    耿阳仔细巡视,在最阴暗的角落里,果然发现了一叠放整齐的被褥。

    耿阳不想成为别人家的不速之客,决定马上离开,于是寻找出洞口,发现一个有微微光亮的通道口,他走了过去。

    通道高约一米、宽六十多厘米,走了十几米的距离,就来到了出口边,洞口外被一丛浓密的灌木遮掩得严严实实。

    耿阳奋力拨开灌木丛向外一看,马上呆住了:他正处在一座陡峭山崖的中间,下面是涛的玄武河,上面是高耸的悬崖绝壁!

    这是什么人?竟然躲藏到这样隐秘的山洞中,难道是江洋大盗?可这洞里空空如也啊!也许此人是避仇而来,耿阳思忖着。

    整个下午,耿阳都站在洞口边,只要一发现玄武河里有船只经过,他就探出上半身,拼命地挥手,但所有经过的船只,没有任何回应。

    天黑了,耿阳退回到石洞屋里,已有一天没有吃喝了,他的体力消耗又大,耿阳饥渴难耐。

    可是洞内除了一被褥,就只有一个包袱,如果有吃的西,那应该就在包袱里。

    耿阳犹豫了一会,饥饿感还是促使他去翻看那个包袱,包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