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九章 千牛卫和戏肉(第2/4页)回到明朝做昏君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门的人负责,伙食也不会太差。”

    在这个时候,吃饭是一个大问题,身体得不到太好的保证。当兵的三天一操就很不错了,想要一天一操,根本不可能,因为肚子里面没有足够的油水。

    不过眼前那500人的话还是得给他们能吃点好的,朱由校能够养得起。

    把事情交代完了之后,朱由校就离开了千牛卫的训练场,他现在没有心思在这里呆着。

    回到前廷之后,这边的大臣们已经在等着了。

    今天有一件事情要敲定下来,那就是关于科举教纲编写的事情。

    毕竟这件事情来说是大事情,而且很快就要实行下去了,所以要尽快推行出去。

    这一点没有什么可说的,因为一旦确定下来,很快就会推行到各个州城府县。

    参加这次会议的人不少,除了四位内阁大学士之外,六部尚书都到了,还有都察院左都御史也来了。

    朱由校到这里的时候,这些大臣们都坐在那里不动声色。

    他们都知道今天要谈的必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如果是简单的事情的话,陛下不会把他们全部都召集过来。

    与陛下相处了这么长时间了,他们心里面多少也有一点了解陛下。

    他们的这位陛下喜欢开小会,有什么事情几个人研究一下就直接出台办法了;很少把这么多人召集到一起来。

    能够把四位内阁大学士召集在一起的时候都比较少,基本上就是有什么事情就吩咐什么事。

    所以这一次必然是大事情。

    关于科举教纲编写的事情,他们都已经知道了,显然今天要讨论的就是人选问题。

    谁来决定这个科举教纲?

    在场的所有人立场都不一样,可谓是各怀鬼胎,所以在开始之前也没有人说什么,大家都在暗自琢磨着该怎么让自己的立场被陛下所接受,最好让别人的立场不被陛下所接受。

    “陛下驾到!”

    陈洪喊了一声之后,朱由校才迈步从屏风后走了出来。

    “参见陛下!”在几位内阁大学士的带领下,臣子们开始躬身行礼。

    朱由校则笑着摆了摆手说道:“诸位爱卿免礼吧。”

    等到所有人都站起来身子,朱由校这才继续说道:“今日把诸位爱卿全部都召集过来,就是想谈一谈关于科举教纲编写之事。”

    “前些日子这个消息传出去之后,朝中臣子们进行了踊跃的讨论,朕这里也收到了不少题本。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臣子们对于这个想法倒是非常非常支持的,这样做很好,看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政策,有着非常广泛的基础,可以进行推广了。”

    朱由校的目光扫过诸位大臣,然后缓缓的说道:“所以朕今天把诸位爱卿找来,为的就是和诸位爱卿商量一下这件事情。”

    在场的诸位大臣们神色各异,但是却没有人说话。

    朝廷里面是个什么态度,他们当然知道赞成的人不少,但是反对的人更多。可是在陛下这里,却是被说成大部分人都赞成了。

    没有人敢去说破这个事情。

    陛下这么说就只能这么认,在场的人都知道这件事情没办法停下来。

    因为这件事情从最开始的推行就是陛下在一手策动,从最早的陈可道讲学开始,一直被推动到现在这一步。

    科举教纲编写是与皇家捆绑起来的政策,如果想要推翻这条政策,就必须把前面的都推翻了。

    没有人能够做到这一点,所以只能够沉默。

    “前些日子的一次内阁商讨上面,徐光启徐阁老认为,关于科举教纲的制定由礼部来牵头就可以了,毕竟这件事情是礼部在做主。”

    “孙承宗孙阁老则认为需要广征博引,多选择一些臣子来共同参与。今天朕把诸位爱卿叫来,主要就是想问问这件事情。”朱由校笑着开口说道。

    这才是戏肉!

    在场的人脸色都变得有些严肃了起来。

    徐光启提出来的意见就是让沈庭筠去制定科举教纲。这代表着他们的意思会彻底得到执行和贯彻,那么别人的利益肯定会受损。

    而孙承宗的想法则是兼顾了所有人,大家一起商量着来吧,到时候商量个大差不差就行了。

    孙承宗的想法自然更容易得到官员们的支持,不过现在问题的关键的不是在这两个人的想法是什么,而是陛下的想法是什么。

    陛下想要怎么做?

    这一点实在是太关键了。

    一时之间,气氛显得有一些沉闷。

    不过事情终究不能永远这样,有人开口了。

    “启禀陛下,臣以为此事孙阁老的办法比较好。”这个时候一个人站了出来,旗帜鲜明的支持孙承宗。

    众人一看,发现这个人居然是吏部尚书周嘉谟。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第一个开口说话的是他周嘉谟,而且还如此立场鲜明的支持。

    周嘉谟的资历可是非常的老了,是隆庆年间的进士,年纪也比较大。到了朱由校这里,可以说是四朝老臣了,尤其是他经历了整个万历朝,堪称朝中最老的资格派。

    谁也没想到,周嘉谟居然和孙承宗走到了一起。

    要知道周嘉谟也是朝中有名的中立派,很少去掺和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只会在个别的人受到处置的时候,他会出面保下来。

    但是一旦牵扯到特别深的事情,周嘉谟不会参与。尤其是像高攀龙等人,他们的罪名很确凿,所以就周嘉谟也一直没有发表什么意见。

    不过这一次显然不一样了,不知道是因为什么,周嘉谟竟然选择支持孙承宗,而且还是第一个站出来发言的,这个分量就很不轻了。

    果然,听到周嘉谟这么说,徐光启的脸色就不是很好看了。

    “那周爱卿就说一说。”朱由校笑着说道,脸上看不出来有丝毫的不快或者是其他的感觉,就是正常谈话的样子。

    “是,陛下。”周嘉谟躬身说道:“臣以为,这件事情毕竟是大事,要能服众,毕竟天下的读书人都在看着。如果只由礼部来决定,恐怕会引起别人的不服,到时候会引起非议。”

    “如此一来,陛下的好想法、朝廷的好政策,反而会变成人人厌恶的政策,这就是不美的地方了。如果能够旁征博引,能够广泛的采纳臣子们的意见,臣以为能够更多的服众,让所有人都知道这是经过朝廷上下商议之后制定出来的策略,以后推广的话也会更容易一些,下面也会少一些抵触。”

    “所以臣觉得孙阁老的想法比较好。”周嘉谟说完这句话之后,便没有再继续开口的意思了,而是站到了一旁静静的等着,脸上也没有什么表情,仿佛事情已经和他没有什么关系了。

    朱由校的目光在所有人的脸上扫过,他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朝堂上再一次形成了几个派系。

    或许是人为利益,或许是因为意识形态,或许是因为其他各种各样的原因,总之朝堂上又出现了新的派系,只是不知道这一次是不是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