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土五大类别,叫做“五行”。中医学发现了“yīn阳”、“五行”各自的不同属xìng,以及yīn阳交汇,五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复杂规律,并把这些规律运用于人体脏腑、经络的病理变化,经过望闻问切,进行辨证论治。中医学把“yīn阳五行”作为核心理论,运用于临床,进行了长期的、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著述了十分浩瀚的中医学典籍,其理论和实践汗牛充栋、十分浩瀚,成为一座内容浩大的古代医学知识宝库。
古老的中医学,在远古初步文明的历史条件下,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文明程度低下的制约,不可能出现现代微观医学的种种理念。特别是yīn阳五行的核心哲学理论,现在看来颇显得朴素、粗糙和抽象。但是,它依然以科学研究为主流方向,坚持从社会实践中来,服务于社会实践,所以,它所存在的缺点,并不影响我们对中医学做出的科学xìng定论,仍然理直气壮的承认中医学属于古代科学。中医学是一种在中国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进步力量,为中华民族的健康和繁衍,贡献了力量,服务了数千年。中医学,还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jīng神,影响着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使古老中国的神学,五花八门,纷乱不堪,形不成像西方国家那样的神学统一体。于是,数千年来的中医科学,以治病救人的大量事实和群众信仰的文化力量,阻止了中华民族的宗教化,使本土的道教、舶来的佛教,都没能变成像西方天主、真主、基督耶稣那样具有民族xìng的宗教。
数千年来,无论是按照现代科学的定义,还是按照数千年的理论、实践成果,都雄辩地证明:中医学,不是“玄学”,不是“伪科学”,是古代科学。
(3)中医的“yīn阳五行”
中医学是伴随着东方人类文明的脚步,在古老的黄帝时代,就发生和发展起来的医学科学。中医学的核心理论是yīn阳五行。yīn和阳是对立的统一体,既互相依存又各具特xìng,既相互渗透又有所区别,既相对dú lì又不断转化。yīn和阳,犹如数学上的正负数,物理学的正负极,都是客观存在的自然法则;“五行”中的金木水火土,如同现代化学中构成物质世界的基本元素。元素有元素的原子量、化合价、周期率,五行有五行的各自秉xìng和相生、相克、相乘、相侮关系。中医学把人体置于大自然之内,把大自然的自然现象,用于人体的疾病。把大自然中实际存在的“风寒暑湿燥火”现象,来象征疾病的病因、病理。把人体的经络叫“六经”,把内脏分做“五脏六腑”。人体的“六经”与“五脏六腑”,都按yīn阳五行的原则进行具体的划分,与不同药物巡行的不同经脉、不同脏腑,以及所主之“器”,所开之“窍”形成对应。
比如:在“东西南北中”的方向上,东方,属木,sè青,味酸,其脏为肝,属足厥yīn经,肝开窍于目。于是,“肝经有淤则目昏不明”,“酸入肝”,宜用青sè的、酸xìng的药物来敛肝。由此,中医学的基础理论,衍生出了望、闻、问、切的“四诊”。衍生出yīn阳、表里、寒热、虚实的“八纲”。衍生出了汗、吐、下、和、清、温、消、补的“八法”。衍生出了“中风”、“上焦火”、“气滞血淤”、“肝气犯脾胃”、“木克土”、“肾水不足”等症候,衍生出了“君臣佐使”用药方略……
(4)中医学和中药学
中国古代的主流医学、主流药学,在数千年的理论研究和医疗实践的探索中,在辩证论治的基础上,对大自然中可以入药的大量动植物和一部分矿物质,按照自己的核心理论,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辨明了它们的药xìng和作用。规范了临床上的理、法、方、药。大力推广、重点运用了以煎煮中药饮片为主要内容的草药汤剂,研究出大量的“方头”、“汤头”。创造了以“炒、煅、炙、僰”为主的中草药炮制方法,制成了内用、外敷的膏、丹、丸、散等中成药剂型。为了用药的安全有效,中医明文规定了中草药配伍禁忌中的《十八反》、《十九畏》和《妊娠禁忌药》。于是,中药学逐渐从中医学中分离出来,成为了中国独有的中药学。中药学的形成,中医学和中药学的划分,由来已久,但大致是从唐代药王孙思邈正式开始的。到了明代,李时珍写出了《本草纲目》,确立了中药学作为一门dú lì科学的地位。自明清以后,中医学和中药学,基本是分开的。所以,在中医先生之下,就对药房里负责“包药”的,叫做“拉药匣的”,对负责炮制中药的叫做“药工”,现在,就叫“药剂师”了。
中医学和中药学,从原则上说,都具有一定的商业xìng质。但是,以望闻问切之术来悬壶济世的中医学,尽管也会收取一定的诊疗费,但其商业气息相对淡薄。除了骗子,大部分中医,客观上都是以除病消灾、为人治病为己任的。也有些医德高尚的中医先生,为了让穷人也能吃药治病,有时会在处方上“张冠李戴、偷梁换柱”,导演着“穷人治病,富人拿钱”的奇妙医案。与此相反,以中药饮片之实物为商品交换条件的中药学,难以脱离商品交换的基本原则,表现出物质利益第一、唯利是图的商业特点。所以,我们不能把中医学和中药学混为一谈,应该另开门户,分别讨论。
同时,我们还要讨论中医学与现代西医的关系。笔者认为,如果我们把中医学比作农耕中的牛和犁,那么现代医学就是大型拖拉机。因为牛犁比起人工的镢头要先进许多,所以它在当时是科学的。我们不能因为现在大型拖拉机的耕作效率比牛犁高、比牛犁快,就否定牛犁的科学xìng,也不能因为牛犁耕作慢了许多,又在现代化耕作中见不到了,就说它是“伪耕作”。
中医学是科学,是古代科学。古代的中医学,在与神学、经验医学、巫医等非科学的种种门类,相区别而存在,相比较而发展。数千年来,它以高深而jīng辟的理论和大量医疗实践,为古老的中国人民提供医疗服务,既是中国古代的一门科学,也是华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医学,作为古人治病的医术和祖国的民族文化,囊括了古人对于生命进行宏观认识、宏观研究,用自然现有的材料(药物)进行治疗的理论阐释。中医学,被中国历朝历代,所有人们所公认、所推崇、所信赖。上至皇家官府,下至黎民百姓,都把它看作是具有高深理论指导和丰富临床实践的科学。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华民族,之所以生生不息,繁衍至今,其原因就应当包括中医学在数千年时间里的卓越贡献。数千年来,中医学在为东方人类治病消灾、去除病患方面,立下的赫赫功勋,有目共睹,是任何人也抹煞不了的。
在世界医学历史中,中医学,是最早的、历史最悠久的科学。没有现代科技的中国古代,能够有中医这样的医学科学,应该是华夏民族的一大奇迹。如果从《黄帝内经》中,黄帝与歧伯问答的时间算起,中医的历史,几乎可以和中国的文明史并驾齐驱。在中医理论形成的黄帝时代,西方一些国家、民族,就连人类文明的记载还不曾有。与之相比,中国古代拥有中医学,应该是中国人的骄傲。我们习惯于称“西医”的西方医学,或者叫现代医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