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朕是来瞎搅和的(2)(第1/2页)请君入阁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美人的许诺来之不易,怎能轻忽?见尉迟采并无拒绝的意思,赤英尧迅速牵来一匹黑马,与昭仪并肩而行。水绿底云纹的衣裾在寒风中猎猎招展,他不是转过头来,对尉迟采露出微笑。

    狭长的碧色凤眸羽睫半掩,嘴角扬起一弯恰到好处的弧度,加诸他比常人更加深邃的轮廓,只如是勾唇,便足够摄人心魄了。

    武丑悻悻地睨着前方那二位,枫陵王世子火力全开大展魅色,而昭仪则是进退从容不为所动。眼看着世子伸手要去抚平昭仪的鬓角,昭仪却正好回过头来,不着痕迹地避开世子的魔爪。那只白皙修长酷似女子的手,就这么直愣愣僵在半空中。

    武丑忽然很想笑,但是不行,得憋住。

    “武丑,左营那位将军你可识得?”昭仪笑得十二分温柔,但扑棱棱眨眼的小动作并未因此逃出武丑的视线。

    ……唉呀呀,这不是没话找话么?他是楚相身边的人,怎么可能识得霜州的左营将军?

    “昭仪在问你话呢。”暮舟从旁提醒。

    瞥见世子正似笑非笑地望着自己,嘴边的弧度愈见冷涩,武丑没来由地愉快。大约是先前听相爷提到世子时语气极为不豫,或许正是如此,才让他对世子没有好感。

    那么,定然要力挺自家的主人了。

    “啊是,小人识得。”

    用说谎的方式力挺么……?

    尉迟采愣了愣,旋即露出讶异之色:“真是太好了,那么待会就拜托武丑了。”

    武丑汗颜:完了,自己说了什么奇怪的话?为什么突然就被拜托了?

    “哦,原来昭仪是要去见霜州的左营将军?”赤英尧开口笑道,“说来惭愧,我从前在霜州城住过几年,和那位左营将军也算熟络。若昭仪需要引见,我可以代劳。”

    啊也,原来赤英尧……人家压根就是深藏不露嘛。

    “既然世子与左营将军相熟,那么让世子代为引见,自然再合适不过了,呵呵呵。”尉迟采赶紧奉上柔软笑脸一枚。

    翠眸下波光闪动,赤英尧慢悠悠点头:“能为昭仪效劳,是我的荣幸。”

    ***

    霜州师左营驻地在丰川城西北面,离驿馆也就半个时辰的路程,而骑马则会更快,所以这四人用了不过一盏茶的时间,便到了营寨的大门前。

    四名手持长枪的兵士把守在门口处,眉目肃然。营中传来整齐划一的呼喝与重靴声,显然是州师正在操练。

    “到底是州师之属,果然好气派。”下了马,尉迟采望着营门两侧的鲜红旗帜,不禁由衷地称赞。

    而门前与哨塔上的守卫早已发现了他们的存在,此时一人走上前来,以枪头直指着尉迟采和赤英尧,瓮声瓮气地喝道:“此乃军事重地,闲杂人等,一概回避!”

    赤英尧也不动气,只闲闲抱臂轻笑:“你怎知我们是闲杂人等?不问来处,就这般鲁莽地教训人,谢将军可是这样教你们的?”

    听得他报出将军名号,这名守卫登时一愣:“你……你认识我们将军?”

    武丑上前一步,拨开守卫顶在尉迟采面前的枪头:“你一个无名小卒,竟敢拿枪指着昭仪和世子,果真是活腻味了!”

    尉迟采适时亮出尉迟家的墨玉腰牌:“我乃尉迟家长千金,当今赤帝陛下的昭仪。今日特来此地是有要事求见你们将军,还请这位小哥行个方便。”

    当啷啷,长枪倒地,门前四名守卫齐齐跪伏在地:“小人有眼无珠,冲撞了昭仪,请昭仪恕罪!”

    “何事喧哗?”一道略显苍老的声音加入。

    赤英尧抬起头来,与那声音的主人对上眼神,笑了:“谢将军,别来无恙?”

    尉迟采循声望去,正见一名两鬓灰白的中年男子负手立在营门内。

    那就是霜州师左营将军,谢忠。

    “惭愧,真是惭愧。”

    谢忠将四人迎进帅帐,又亲自奉茶,倒无尉迟采预期中的倨傲无礼。谢忠将茶盅捧来她面前时眼角带笑,面上满是歉色。“前两日还听相爷提及昭仪,没想到今儿个昭仪就来了,真是让末将万分惶恐啊。”

    尉迟采微微一笑,也不罗嗦,即刻从袖笼里取出圣旨。明黄的丝帛背后绣着五爪金龙,谢忠一见之下,立刻要敛裾跪礼,被尉迟采扶住。

    “将军不必多礼,这卷圣旨您自行浏览一番便是。”

    谢忠接过卷轴,小心翼翼地从头到尾读过一遍,而后释然地点点头:“原来如此。既是陛下的圣喻,末将岂有不遵之理?昭仪需要末将协助之处,请尽管开口,不必客气。”

    “那就先行谢过将军了。”尉迟采扬唇浅笑,将圣旨纳回袖笼内。“关于蛊民作乱之事,想必将军应比本宫更加清楚,所以本宫想请教将军,查察异象,当从何处入手?”

    谢忠思忖片刻,道:“按常理,当是从异象发生地开始调查。嗯……不知昭仪是否相信这些异象?”

    本是想干脆利落地告诉他“不信”,可转念一想,这种想法还是保留着比较妥当。毕竟在古代人的观念中,谶语乃是十分重要的指示。于是她挑唇一笑,淡淡答道:“难说,若真能亲眼所见,纵是不信也难。”

    “土偶流泪、泥土渗血,是国之灾祸的征兆。”谢忠严肃道,“其实丰川与禀阳境内的异象还不止这些,末将派去搜捕蛊民的兵士也有不少来回报的,说是在搜查时发现燕子凭空坠地,毒蛇横行于乡间……虽说并非末将亲眼所见,可前来禀报的人不在少数,这其中的虚实分量,昭仪亦可以想见。”

    赤英尧好整以暇地换了个姿势,捧起茶盏啜饮一口:“当年九王起兵时,我也不过七八岁。我记得那时父王曾对我说过,举事不成而九王不死,则赤国危矣。呵……如此听来,我父王也算是颇有先见之明了。”

    这倒是叫尉迟采有些惊讶了。

    难以想象,九王造反时也不过十二岁。一个十二岁的小孩子,为何有如此可怕的影响力与号召力?

    她轻蹙秀眉,又道:“照二位的叙述,此番九王在霜州起事,竟是顺应天意的了?”

    “不,自然不是。打仗,受苦的终究是百姓,末将以为,违背民心的战争绝不是顺应天意之举。”谢忠笃定地看着尉迟采,忽然话间一缓:“……不过,这些异象却难以解释了。”

    “既然如此,不如前去有异象出现的地方探个究竟。谢将军以为如何?”尉迟采问道。

    谢忠起身抱拳,“末将乐意奉陪。”

    赤英尧却是打了个呵欠,懒洋洋地摆手:“你们若是现在就走,那我就不跟去了。”

    尉迟采眸底精光烁烁:“哦?为何不去?”你不是打算从我身上挖出什么秘密来么?

    “我不信那些个玩意,要看你们自己去看好了。”赤英尧扶着方几,慢腾腾起身。

    “哦呀……”尉迟采扫他一眼,转向谢忠:“也好,那就有劳谢将军派人将世子送回驿馆,这霜州不太平,放他一人回去,本宫也不放心。”

    赤英尧凤眸横来,似是带了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