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暗流涌动(四)(第1/5页)重生之抗战悍将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但是,就在反攻缅甸的准备刚刚取得一点进展的时候,向来就极度自私和傲慢的英国人的突然变卦又一次让史迪威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  b5。o \11月下旬,英国人就已经考虑缩小反攻缅甸的作战规模,他们提出由英军夺取缅甸西部的若开山、钦邦山和加列瓦一线,并袭扰日军的后方。很显然,英国的目的只是想为保卫印度构筑前进阵地,并不想收复整个缅甸,他们也不希望中**队进入缅甸,因为那样很可能会带来一种后果,那就是中国这个曾经的东亚领导者在东南亚地区恢复其历史上曾经有过的领导地位。12月7日,韦威尔上将正式提出取消反攻缅甸的计划。12月13日,史迪威再次飞往印度,力图劝说韦威尔上将改变主意。在多次的谈判当中,韦威尔上将一味强调目前的各种困难,故意设置各种障碍,并表示不相信中**队的作战能力,他坚持要到1943年11月以后再采取重大的军事行动。华盛顿也向伦敦施加压力,以使英国政府督促驻印英军给予积极配合。但是,英国首相丘吉尔的主要注意力也放在欧洲和北非战场上,不肯作出让步。

    史迪威扫兴地从印度回到重庆,他仍然希望中**队能单独对缅甸北部发动一次小规模攻势,以打通从印度利多经缅北密支那到中国云南的地面交通线。同时,沿此线修筑一条已在筹划当中的中印公路。若能实现这一计划,也可以从一定程度上改善中国战区的状况。他向宋部长递交了一份又一份备忘录,并对最高统帅、何总长等人进行游说。除了向他们说明夺取缅北对中国的重要利益外,他还强调地暗示,如果军队不采取积极行动,华盛顿可能会对中国战区“是否还值得美国继续投入人力和物力表示怀疑”。但是,这一切都没有取得效果。

    12月28日,最高统帅致电罗斯福。他表示,由于英国未能按照原定条件在孟加拉湾部署足够的海空军力量,还要把原定的准备用于收复缅甸的陆军部队从7个师减少到3个师。因此,中国方面不得不取消反攻缅甸的计划。他希望罗斯福能敦促英方加紧调集海空军力量,以共同担负起收复缅甸的责任。

    接到最高统帅的来电后,罗斯福焦急万分,随即于1943年1月2日通过史迪威发去了复电。他强调指出,打通缅甸的地面交通线比夺取整个缅甸更为重要,并允诺将尽快把这一问题提交同盟国最高机构予以讨论。他劝告最高统帅,在他直接与丘吉尔首相磋商,做出有关此事的最后决定以前,不要匆忙地单方面作出放弃作战的最后决定。

    最高统帅并不需要罗斯福和丘吉尔作什么磋商,既然美国仍能通过驼峰航线向中国提供援助,他就绝不愿比英美付出更多的代价去打通所谓的地面交通线。对此,史迪威认为,只有采取强硬的态度,以停止援助、收回租借物资、撤退美军人员相威胁,才能迫使最高统帅遵守诺言。他起*了一份“最后通牒”,并且发给了马歇尔。“如果乔治同意,就由华盛顿发给中国。”他断言,“如果美国不够强硬的话,我们就只能使自己落入‘花生米’的控制之中。”但是,马歇尔不能违背罗斯福总统规定的政策,没有采纳史迪威的建议。

    1943年1月8日,最高统帅再次致电罗斯福,正式拒绝在预定时间发动缅甸作战。他认为:“收复缅甸的行动必须是地面部队和海空力量的联合作战。除非海军能够阻止或牵制缅甸南部的日军,否则敌人就将迅速集结起来压向缅北的我军。…因此,我军在缅北的作战行动,不可避免地会面临失败的危险。如果中**队再次在缅甸遭受失败,那将会造成难以预料的灾难性后果。”他提出,缅甸作战,必须推迟到秋天的下一个旱季才能进行。紧接着,他又强调了陈纳德的空中作战理论,而且几乎是按照陈纳德的原话说,“在中国进行的空中打击具有极大潜力”,“空中攻势将为最后的总攻做好直接准备”。

    史迪威当天是从最高统帅的小舅子宋部长那里得知的这一消息,最高统帅并没有把这一决定告诉他。尽管他是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和美国驻华代表,他还是觉得最高统帅仿佛把他当成一个无足轻重、可以随意摆布的小卒子,总是独断专行地决定一切重大问题。史迪威的心情十分沮丧,他本人费了许多心力精心准备了近半年的作战行动,突然便被搁置起来了。他在日记中把1月8日这一天记成了“黑色的星期五”,并写道“英国佬得逞了,这正是他们想要的。现在他们想推卸责任,中国人也要撒手不管,让倒霉的美国人去勇往直前、艰难奋战吧!”

    几天以后,史迪威得到了美国政府授予他的一枚“优秀服役十字勋章”,以表彰他在上一年4月冒着炮火亲临缅甸前线指挥作战的英勇行为。但是,这也难以排解他心中的郁闷。他深深地感到:“迎着枪弹勇猛冲锋而牺牲,或许是一种解脱。我宁愿和士兵们一起战斗而长眠在大地上,也不愿卷入现在这种勾心斗角和讨价还价之中。”作为一名勇敢、刚毅的军人,他是那样渴望战斗,但是,中缅印战区复杂的同盟关系,像乱糟糟的一团绳索紧紧束缚住了他的手脚。他很想挥起一把利刃,斩断这团乱麻,但是,美国在亚洲和全球的战略需要,又不允许他这样。归根结底,他只是一名称职的军人,但是,在这样的一个位子上,要求的却是一名不但在军事上称职,同时也要有高超的政治和外交手段的人。以史迪威的个性和脾气,他是做不到这样的,所以,他在华军事生涯的最后结局,在一开始的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我们的主角刘建业其实在1942年8月底的时候,就已经伤愈出院了。在七月份住院的时候,刘建业还特意为由前滇军99师师长朱晓东之子朱家锡为司令的昆明行营龙潞区游击支队捐了一大笔款子,并且通过自己在中央军的关系,自掏腰包为他们搞来了一些武器和弹ya。尽管自己因伤短时间内不能再次回到战场,但是尽自己所能帮助这些热血的抗日志士这样的事情,刘建业是根本不会拒绝的。

    这一段时间里,世界上的战争发生了一些有利于同盟国的变化。在杜利特尔策划和实施的对倭国本土尤其是对东京的轰炸以后,倭国大本营急于找回面子,集结了联合舰队的主力,由偷袭珍珠港的直接指挥者,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率领向太平洋上有着重要战略地位的中途岛发动了大规模的进攻。结果就像历史上的一样,曾经在太平洋上不可一世的倭国海军联合舰队在与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斗中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惨败。被击沉“赤城”号、“加贺”号、“飞龙”号、“苍龙”号4艘航母和“三隈”号重巡洋舰,损失飞机322架,其中有283架是随母舰沉没,“最上”号重巡洋舰遭重创,“荒潮”号、“朝潮”号驱逐舰负伤,“榛名”号战列舰、“谷3”号驱逐舰、“曙丸”油船轻伤,阵亡3507人。美军“约克城”号航空母舰和“哈曼号”驱逐舰被击沉,损失飞机147架,其中舰载机109架,阵亡307人。日军遭到惨败,不仅损失了4艘主力航母和322架飞机,这损失的322架飞机中,在阿留申群岛损失6架,在中途岛损失316架,其中312架是四艘航母所搭载的全部飞机,另4架是战列舰和重巡洋舰的舰载侦察机;而在四艘航母上的312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