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他当时的策文。据考证,朱熹对那次中举根本没有荣耀感。他在晚年承认自己那时只是“胡说”,无疑有很深的自责之意。依朱熹的文化修养,只是登同榜中的第五甲第九十人,也可推知其违心之论说得不重,对宋高宗的降金政策吹捧不力,但又毕竟不得不说,不得不捧。
绍兴二十一年(1151)的头名状元赵逵,又是一例。
但当时科场中还是不乏有志节之士。徐庭筠,陆游都属于坚持不肯吹捧宋高宗的降金政策而无法中举的学子。
宋高宗和秦桧为了推行和维持对金屈膝媾和,就必须疯狂地摧残士人的气节。 且以绍兴和议到秦桧去世前的五榜正奏名进士为例,绍兴十二年为398人,绍兴十五年为374人,绍兴十八年为353人,绍兴二十一年为422人,绍兴二十四年为419人,合计1966人。这仅是撰写歌颂宋高宗君臣降金政策而科举过关者,而更有特奏名进士,还有大量虽亦撰写了歌颂文字,却仍未过登科关者,用成千上万的成语估算,是不过份的。
仅就以上统计,以及朱熹、张孝祥、范成大等名士的违心卷入,郑樵的献媚邀宠,亦足以反映绍兴和议前后文士失节的普遍xìng和严重xìng。朱熹注重义利之辨,然而遇到科场的实际利益,也只能暂时站在利的一边。
这样看来,《挑灯看剑》里,满朝文人异口同声的赞同和议,皆为时势所造也。今我等读之,诧也叹也,为之奈何。
三 虚君实相的由来
为什么赵匡胤附身赵构后,毫不犹豫的决定赦免岳飞?秦桧独揽朝纲近十年,朝堂之上的士大夫们都与他有着怎样千丝万缕的联系呢?勾龙如渊,这位洛学正统提出的虚君实相理论,又是如何解释的呢?
1,浅谈宋代的皇权与相权
宋代的皇权和相权,比前代都有所加强,这种状况与皇权弱相权强、皇权强相权弱、皇权相权都弱三种状况相比,对于封建统治集团来说,无疑最为理想。在当代学者中,把宋代称为“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成熟时期”者有之,称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境地”者亦有之。从上述意义上讲,这类说法不无道理。宋代皇权相权都强,从根本上说,是唐宋之际社会变迁的结果,与士大夫阶层形成并在封建地主阶级这个“等级的阶级”中跃居最高层直接相关。
2,不杀大臣及言事官
QUOTE:
第一卷 第4章:闯宫(下)
赵匡胤背负双手,面无表情地目送着内待远去的背影,心中却有着另一番考虑。
他是帝王,帝王心术与军人不同,尽管他很欣赏韩世忠,尽管他知道能让韩世忠卖命的岳飞必然不同凡响,但这并不意味着他就认为岳飞与主张杀他的人就是如此地忠jiān分明。
他自己的帝位便是陈桥驿上黄袍加身得来的,所以他深知手握兵权的方面大将,一旦生出了异心,会是何等的可怕。
更何况,岳飞是一个能让韩世忠如此人物也为他卖命的将军。
然而他却还是毫不犹豫地颁下了赦免岳飞死罪,将其带回重审的诏书。
一方面,固然是因为他自己曾立下“不杀大臣及言事官”的誓言,岳飞曾任宣抚使、同知枢密院事,位列宰执大臣,若不是自己的这位不肖子孙背离祖训,岳飞本来就应当在自己的誓言保护之内。
而另一方面,最根本的原因却在于信心!他对自己有绝对的信心!
他不是那个庸懦无能的子孙赵构,绝代名将需得遇盖世明主,不管岳飞是何等了不得的英雄虎将,他也有绝对的把握让他完全处于自己的掌控之下,让他对自己心服口服。
因为他是赵匡胤,自五代十国乱世中大小数百战的山积尸骨中走出来的最后胜出者赵匡胤。
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这点,《挑灯》一书已经详细阐述了相关史实。一方面,岳飞曾任宣抚使、同知枢密院事,位列宰执大臣;另一方面,宋太祖赵匡胤曾经立下“不杀大臣及言事官”的誓言。
何谓同知枢密院事?宰执大臣又是怎样的一种概念?
宋代枢密院是宰辅机构的组成部分,枢密院正副长官与副宰相一起并称“执政”。枢密院分掌军政,与中书对称“二府”。“枢密之任,秉国大权。……本天下之兵柄,代天子之武威,势均中书,号称两府。”但他们的职权不是一成不变的,中书与枢密院之间职权相互纠缠,这是造成宋代相权复杂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强调“宰辅”,是因为宋代增加了副宰相之职参知政事和一个枢密院机构。宋代将中书门下与枢密院并称二府,二府的正副首长都是宋人所说的宰辅,宋人所编的一切宰辅年表,二府长官的姓名都要列入。除宰相外,其余通称“执政”。也就是说,二府长官共同组成宰辅领导班子。在这个班子中,有时强调集体的领导作用,有时突出个人的领导作用,因人、因时而异。同知枢密院事即枢密院副长官,而宋太祖赵匡胤所立誓言中的“大臣”,指的也就是宰执大臣。
因此,担任同知枢密院事,位列宰执大臣的岳飞将被斩首,曾立下“不杀大臣及言事官”誓碑的宋太祖赵匡胤下令阻止,并实无半分可诧异之处。
3,绍兴更化
绍兴“更化”在靖康元年就已露出端倪,至绍兴五六年(1135~1136)间取得全面成功;更化的主要内容有二:一是为元祐党人平反,“甄叙元祐故家子孙”;一是废弃安石之学,“选从程式学士大夫渐次登用”。更化的主要目的在于更改熙、丰及绍圣以来的政治而恢复元祐政术。
然而,南宋朝廷的极端化政治倾向,却在客观上使党论蜂起,为现实中的朋党之争,注入了一帖兴奋剂。这在绍兴元年至二年(1131~1132)的秦桧、吕颐浩两相党之争中,就已作了充分表现。
秦桧于绍兴元年(1131)二月任参知政事,同年八月除右仆shè。当其为相后,便荐引同己,以为党助,如:绍兴元年十月,将杨时门人、吏部员外郎廖刚擢为守起居舍人,至二年(1132)二月,廖刚又为权吏部侍郎、兼侍读;同年十一月,“右文殿修撰提举临安府洞霄宫胡安国试中书舍人,秦桧荐之也”;绍兴二年(1132)二月,“右修职郎陈渊(按:杨时门婿)充枢密院计议官。渊,瓘兄孙,举进士不第,秦桧荐其才而有是命。又是rì,礼部员外郎王居正(按:杨时门人)试太常少卿”。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这些被秦桧所举的官僚,均为程氏洛学的重要传人,也就是胡寅所谓“选从程氏学士大夫渐次登用”的具体表现,完全合乎“最爱元祐”的政治倾向。同时,秦桧以洛学传人为党助,洛学传人也十分激赏秦桧。“私淑洛学而大成”、“南渡昌明洛学之功”几侔于程颐四大弟子之一杨时的胡安国,在得知秦桧任参知政事时,便激动不已,竟至“喜而不寐”。秦桧荐引洛学人士的目的,显然在于扩大自己的政治势力。
4,虚君实相
QUOTE:
第一卷 第13章 草庐
勾龙如渊笑了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