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说民俗(第2/9页)黑龙故事

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卖着一种糖,有柑那么大小,在我们那里也有这东西,然而扁的,像一个厚厚的小烙饼。

    那就是所谓’胶牙饧’了。

    本意是在请灶君吃了,粘住他的牙,使他不能调嘴学舌,对玉帝说坏话。

    ‘鲁迅诗中提到‘黄羊‘的典故,出于《后汉书;#8226;yīn识传》:‘宣帝时,yīn方者至孝有仁恩。

    腊rì晨炊,而灶神形见,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

    自是巳后,暴至巨富。

    至识三世,而遂繁昌,故后常以腊rì祀灶而荐黄羊焉。

    ‘yīn方看见灶神,杀黄羊祭祀,后来交了好运。

    从此,杀黄羊祭灶的风俗就流传下来了。

    唐宋时祭灶的供品是相当丰富的。

    宋代诗人范成大的《祭灶词》对当时民间祭灶作了极其生动的描写:古传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yù言事。

    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丰典祀。

    猪头烂熟双鱼鲜,豆沙甘松米饵圆。

    男儿酌献女儿避,酹酒烧钱灶君喜。

    婢斗争君莫闻,猫犬触秽君莫嗔。

    送君醉饱登天门,勺长勺短勿复云,乞取利市归来分。

    腊月二十三rì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

    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

    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

    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

    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

    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对于灶王爷的来历,说起来源远流长。

    在中国的民间诸神中,灶神的资格算是很老的。

    早在夏代,他已经是民间所尊奉的一位大神了。

    据古籍《礼记;#8226;礼器》孔颖达疏:‘颛顼氏有rì黎,为祝融,祀为灶神。

    ‘《庄达生》记载:‘灶有髻。

    ‘司马彪注释说:‘髻,灶神,着赤衣,状如美女。

    ‘《抱朴微旨》中又记载:‘月晦之夜,灶神亦上天白人罪状。

    ‘这些记载,大概是祭灶神的来源吧。

    还有,或说灶神是钻木取火的‘燧人氏‘;或说是神农氏的‘火官‘;或说是‘黄帝作灶‘的‘苏吉利‘;或说灶神姓张,名单,字郭;众说不一。

    由于各地风俗不同,民间还有“跳灶王”和“打灶王”的活动。

    “跳灶王”是民间由古代“驱傩”展而来的一种活动形式,主要是乞丐们的活动,由腊月一rì至二十四rì是“跳灶王”的rì。

    进入腊月后,乞丐们三五成群,扮灶公灶婆拿竹枝闹于门庭,乞钱,谓之“跳灶王”,也含有驱邪之意。

    这一活动主要在我国的东南方进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取意“送行饺迎风面”。

    山区多吃糕和荞面。

    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

    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晋东南地区民间流传着两歌谣,其一是“二十三,打老爷上了天;二十四,扫房;二十五,蒸团;二十六,割下肉;二十七,擦锡器;二十八,沤邋遢;二十九,洗脚手;三十rì,门神、对联一齐贴”。

    体现了时间紧迫和准备工作的紧张。

    其二是一童谣:“二十三,祭罢灶,小孩拍手哈哈笑。

    再过五,六天,大年就来到。

    辟邪盒,耍核桃,滴滴点点两声炮。

    五登科乒乓响,起火升得比天高。”

    反映了儿童盼望过年的欢跃心理。

    在所有准备工作中,剪贴窗花是盛行的民俗活动。

    内容有各种动、植物等掌故,如喜鹊登梅,燕穿桃柳,孔雀戏牡丹,狮滚绣球,三羊开泰,二龙戏珠,鹿鹤桐椿同chūn),五蝠捧寿,犀牛望月,莲年有鱼,鸳鸯戏水,刘海戏金蝉,和合二仙等等。

    也有各种戏剧故事,民俗有“大登殿,二度梅,三娘教于四进土,五女拜寿六月雪,七月七rì天河配,八仙庆寿九件衣”的说法,体现了民间对戏剧故事的偏爱。

    有媳妇的人家,媳妇要带上自己剪制的各种窗花,回婆家糊窗户,左邻右舍还要前来观赏。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

    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

    前者庄重,后者花梢。

    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

    “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

    这往往是民间女xìng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chūn联。

    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chūn节的对联数量多,内容全。

    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

    常见的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

    面粮仓、畜圈等处的chūn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

    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

    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

    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

    每年从农历腊月二十三rì起到除夕止,我国民间把这段时间叫做“迎chūnrì”,也叫“扫尘rì”。

    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

    在chūn节前扫尘,是我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

    每逢chūn节来临,家家户户都要打扫环境,清洗各种器具,拆洗被褥窗帘,洒扫六闾庭院,掸拂尘垢蛛网,疏浚明渠暗沟。

    大江南北,到处洋溢着欢欢喜喜搞卫生、干干净净迎chūn的气氛。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的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