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通知:域名变更为m.bxuu.net请收藏
因为诸神所居的天界方位不同,下界时来的方向自然也不同,至于接何神,神从何方来,要预先查好‘宪书‘,然后带领全家举香在院中按方位接神。
如辛未年的‘宪书‘上指示:‘财神正东、福神正南、贵神东北、喜神西南、太岁神西南等‘。
按方位叩礼毕后,肃立待香尽,再叩,后将香根、神像、元宝锭等取下,放入早已在院中备好的钱粮盆内焚烧。
焚烧时同燃松枝、芝麻秸等。
接神时鞭炮齐鸣,气氛极浓烈。
接神后,将芝麻秸从街门内铺到屋门,人在上面行走,噼叭作声,称为‘踩岁‘,亦叫‘踩祟‘。
由于“碎”与“祟”同音,取chūn开始驱除邪祟的意思。
古时,祭祖礼俗很盛。
因各地礼俗的不同,祭祖形式也各异,有的到野外瞻拜祖墓,有的到宗祠拜祖,而大多在家中将祖先牌位依次摆在正厅,陈列供品,然后祭拜者按长幼的顺序上香跪拜。
汉人祭祖,多半做鱼肉碗菜,盛以高碗,颇有钟鸣鼎食之意。
南方人流寓běi jīng的,祭祖尤为隆重,大半是八碗大菜,中设火锅,按灵位设杯箸,在除夕、元旦、元夜,都将火锅扇开,随时换菜。
旗族人祭祖,满蒙不同,蒙古旗人供以黄油炒黄米面,撤供时炸以香油,蘸以白糖,另有风味。
满洲旗人祭祖,供核桃酥、芙蓉糕、苹果、素蜡檀香,静肃异常。
除夕夜和元旦供素煮饽饽,上元夜供元宵,每rì早晚焚香叩头,献供茶。
祭祖形式虽各不同,大半都是除夕夜悬影,上元夜撤供,亲朋之至近的,拜年时也必须叩谒祖先堂,不独慎终追远至意不泯,因其人敬其祖的美德,也借此保存了。
旧时,从chūn节夜开财门起,就有送财神的,手拿着一张纸印的财神在门外嚷着:“送财神爷的来啦!”这时屋里的主人,为了表示欢迎财神,便拿赏钱给来人,送财神的口中,当然总免不了要说些吉利话。
例如:“金银财宝滚进来”啦!“左边有对金狮,右边有对金凤凰”啦!等等之类的口彩。
另外还有一种就是装扮成财神爷的模样,身穿红袍,头戴纱帽,嘴上挂着假胡,身上背着一个收钱的黄布袋,后面跟着几个敲锣打鼓的,挨家挨户地去散财神爷像,以便讨赏钱。
每到人家门口,就唱起:“左厢堆满金银库,右边财宝满屋堆。”
一大堆讨吉利的话,不绝于口,直到主人欢喜地接过那张红纸财神爷像,给他们些钱,扮财神的这些人,连声道谢之后,就起劲地敲打一阵,在咚咚锵锵的锣鼓声中,转到别家去了。
屠苏酒是一种药酒。
在古代习俗中,元rì全家饮屠苏酒,以祛不正之气。
制作屠苏酒的方法是:用大黄一钱,桔梗,川椒各一钱五分,桂心一钱八分,茱萸一钱二分,防风一两,以绛囊盛之悬于井中,至元rì寅时取起,以酒煎四五沸。
古时饮屠苏酒,方法很别致。
一般人饮酒,总是从年长者饮起;但是饮屠苏酒却正好相反,是从年少的饮起。
大概年少者一天天长大,先饮酒以示祝贺,而年长者过一年少一年,后饮以示挽留。
宋朝文学家苏辙的《除rì》诗道:“年年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说的就是这种风俗。
这种别开生面的饮酒次序,在古代每每令人产生种种感慨,所以给人留有深刻的印象。
在北方,有的人家还要供一盆饭,年前烧好,要供过年,叫作“隔年饭”,是年年有剩饭,一年到头吃不完,今年还吃昔年粮的意思。
这盆隔年饭一般用大米和小米混合起来煮,běi jīng俗话叫“二米饭”,是为了有黄有白,这叫作“有金有银,金银满盆”的“金银饭”。
不少地方在守岁时所备的糕点瓜果,都是想讨个吉利的口彩:吃枣,吃柿饼(事事如意)吃杏仁,吃长生果(长生不老),吃年糕(一年比一年高)。
除夕之夜,一家老小,边吃边乐,谈笑畅叙。
【正月初一】chūn节俗称“过年”,原名“元旦”,隋代杜台卿在《五烛宝典》中说:“正月为端月,其一rì为元rì,亦云正朝,亦云元朔。”
“元”的本意为“头”,后引申为“开始”,因为这一天是一年的头一天,chūn季的头一天,正月的头一天,所以称为“三元”;因为这一天还是岁之朝,月之朝,rì之朝,所以又称“三朝”;又因为它是第一个朔rì,所以又称“元朔”。
正月初一还有上rì、正朝、三朔、三始等别称,意即正月初一是年、月、rì三者的开始。
中国是个古老的多民族国家。
不同的历史时期的不同的民族都曾经根据自己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确定过自己的元旦,即改为“正朔”,改正月初一的时间。
颛顼帝和夏代都以孟chūn正月为元,即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商代使用殷历,殷历建丑,以农历十二月初一为元旦;周代使用周历,周历建成,以农历十一月初一为元旦;秦代使用秦历,秦历建亥,以农历初一为元旦;西汉前期仍然使用秦历,汉武帝太初元年(公元14年)改用司马迁、洛下闳创制的太初历,又重使用建寅的夏历,以农历正月初一为元旦。
以后除王莽和魏明帝一度改用建丑的殷历,唐武后和肃宗时改用建的周历外,各朝代均使用夏历至清朝末年。
chūn节早晨,开门大吉,先放爆竹,叫做“开门炮仗”。
爆竹声后,碎红满地,灿若云锦,称为“满堂红”。
这时满街瑞气,喜气洋洋。
chūn节里的一项重要活动,是到朋好友家和邻那里祝贺chūn,旧称拜年。
汉族拜年之风,汉代已有。
唐宋之后十分盛行,有些不必亲身前往的,可用名帖投贺。
东汉时称为‘刺‘,故名片又称‘名刺‘。
明代之后,许多人家在门口贴一个红纸袋,专收名帖,叫‘门簿‘。
拜年是中国民间的传统习俗,是人们辞旧迎、相互表达美好祝愿的一种方式。
古时“拜年”一词原有的含义是为长者拜贺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
遇有同辈亲友,也要施礼道贺。
古时,倘或坊邻亲朋太多,难以登门遍访,就使遣仆人带名片去拜年,称为“飞帖”,各家门前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飞帖之用。
此俗始于宋朝上层社会。
清人《燕台月令》形容běi jīng年节:“是月也,片飞,空车走。”
成为时尚。
大户人家特设“门簿”,以记客人的往来和飞片,门簿的页多虚拟“亲到者”四人:一曰寿百龄老太爷,住百岁坊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